健康生活

八個吃飯習慣讓你短命 吃飯時說話喝水

吃飯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但是大家知道嗎?吃飯的習慣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 調查顯示, 吃得快易導致肥胖, 而且效果比吃油膩食物或吃得太飽都明顯。 吃飯時狼吞虎嚥者變胖的風險是細嚼慢嚥者的4倍以上。 那麼吃飯還有什麼注意事項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吃飯有什麼注意事項, 看看吧。

1、飯前別吃甜

因為糖是一種純熱能食物, 幾乎不含其他任何營養成份, 飯前吃甜食, 會讓人感覺很飽, 對食物不再感興趣, 這樣會導致營養不良, 而且甜食過多對牙齒也不好。

2、吃飯時說話

用餐中說話容易把飯菜噴到桌子上或到別人身上。

說話的時候會吸入空氣容易造成脹氣, 有時候不注意會被嗆到。 而且說實話, 邊吃飯邊說話很不禮貌, 因為飯菜包在嘴裡, 一說話飯到處噴。

3、吃飯看電視

吃飯邊吃飯邊看電視, 被電視吸引了注意力, 外界的刺激會影響食欲, 而且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長期這樣會造成食欲不振和營養不良。

人在吃飯時, 需要有消化液和血液, 幫助胃腸消化食物。 吃飯時看電視, 大腦也需要大量的血液。 這樣, 相互爭著血液的供應。 結果, 兩方面都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 就會吃不好飯, 也看不好電視。 時間長了, 還會發生頭暈、眼花。

所以, 在家中不要邊吃飯邊看電視, 最好是飯後20-30分鐘再看電視。 如果一定要看電視時,

在選擇電視節目時, 少看或不看緊張刺激情緒的節目。

4、吃飯時喝水

因為水喝多了, 胃中的酸濃度降低, 增加胃的負擔, 這樣消化起來就會出現問題, 長時間這樣, 胃部消化能力變弱。 所以邊吃邊飲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對身體健康不利。

5、忌狼吞虎嚥

食物進入口腔後嚼碎, 使大塊的食物變碎小, 容易吞咽和消化。 腺體能分泌唾液, 唾液中含有澱粉酶, 它可以促進食物中的澱粉分分解轉變成麥芽糖。

如果吃飯時狼吞虎嚥, 食物進入口腔後, 沒有經過充分的咀嚼就下嚥, 這樣食物的營養就沒有被充分地消化和吸收, 而且增加了胃的消化負擔。 食物嚼不爛, 且食物在口腔裡停留時間短, 來不及起化學變化, 吞下去必然增加胃腸道負擔,

有時還會引起打嗝。

6、挑食會消瘦

女人挑食會導致營養不良, 體質偏弱, 身材矮小, 消瘦, 抵抗力弱。

7、別吃得太飽

女人吃得過飽會增加胃的負擔, 消化液分泌不足, 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 而且暴食容易讓人長胖。 很多人餐後會出現心絞痛, 其實這是因為心臟“吃得太飽”。

人在吃完飯後, 心臟輸出的血流會大量聚集到胃腸部位來幫助消化, 導致冠狀動脈血流減少, 心肌供血不足, 從而誘發心絞痛。 餐後心肌收縮加強、需氧量增加以及心輸出量增多、負荷加大等也都可能是發生餐後心絞痛的重要因素。

當餐後心絞痛發作時, 患者應及時服用硝酸酯類的藥物, 必要時還要進行心電監護。 如果患者吃得不是太飽, 而且連續出現餐後心絞痛,

那麼就更需要引起警惕了, 這是冠心病病情嚴重的信號, 應儘快到醫院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8、最好吃早餐

女人不吃早餐的話, 血糖供應不足, 容易頭昏、精力不能集中、反應遲鈍等症狀。 而且長期不吃早餐會得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