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夏季龍眼的功效與作用

龍眼的功效與作用——食療價值

無患子科喬木植物龍眼的假種皮(果肉)。 龍眼又稱龍目、亞荔枝、桂圓。 有虎眼、石硤龍眼等三十多個品種。

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均有分佈。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 剝去果皮, 鮮用, 或將果實乾燥後, 剝取假種皮備用。

[性能]味甘, 性平。 能補脾益胃, 補心長智, 養血安神。

[參考]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C, 磷、鈣、鐵、酒石酸、腺嘌呤、膽鹼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 食欲不振, 或氣血不足, 體虛乏力;心脾血虛, 失眠健忘, 驚悸不安。

[用法]生食, 煎湯, 熬膏, 或浸酒服。

[注意]痰火鬱結, 咳嗽痰粘者不宜。

[附方]

1、代參膏:龍眼肉30g, 放碗內, 加白糖少許, 一同蒸至稠膏狀。 分2次用沸水沖服。

源于《隨息居飲食譜》, 謂能“大補氣血, 力勝參芪”, 用於“衰羸老弱”, “產婦臨盤, 服之尤妙”。

2、心脾雙補湯:龍眼肉15g, 蓮子30g, 大棗10個。 加水適量, 煎燙服。

本方主要以龍眼肉、蓮子補脾養心以安神;大棗亦有類似功效。

用於心脾兩虛, 食欲不振, 心悸怔忡, 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