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送爸爸媽媽的足浴盆

文章導讀

父母的健康是我們的快樂。 記得小時候老師讓我們為父母洗腳, 那是一雙走過很多路的腳。 現在都已經工作了沒時間回家了,

那我們可以為爸媽準備一個足浴盆, 每天晚上泡泡腳丫, 有時間再給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那可能是父母最開心的時刻了。

“熱水泡腳, 加點中藥”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 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 猶似樹之有根, 樹枯根先竭, 人老腳先衰。 ”因而早在幾千年前, 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 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 中醫保健理論中關於“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 開陽固脫;夏天洗腳, 暑理可祛;秋天洗腳, 肺潤腸濡;冬天洗腳, 丹田濕灼”的記載, 正是對中藥足療功能的形象概括。

現代科研表明, 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 刺激這些反射區,

可以促進人體血液迴圈, 調理內分泌系統, 增強人體器官機能, 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我國有一句古話:“中藥洗腳, 勝吃補藥。 ” 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 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 約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 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 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 可相對減少腦充血, 從而緩解頭痛。 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 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 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 還有助於降低血壓。 並且, 經常堅持中藥泡腳足療的應用範圍很廣, 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 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等等都包括在內。

因此, 堅持科學的足療, 尤其對於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 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腳是人體第二心臟, 雙足具有運行氣血, 聯絡臟腑, 溝通內外, 貫穿上下的功能。 許多通往全身各處的穴位, 大都交會在足部。 雙足分佈有穴位60個, 占全體穴位的1/10。

足浴的好處有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促進新陳代謝, 消除疲勞, 改善睡眠, 養生美容, 養腦護腦。

經常泡腳可以促進腳部的血液迴圈, 對養生肯定有好處。 另外可以加上一些中藥等還可以起到部分防病、治病的作用哦。 對於運動父母也許已經不會再適合了, 不會像年輕人那麼有活力了, 更害怕受傷了, 用腳走了一輩子的路不需要在繼續了,

趕緊為爸媽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