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爸爸媽媽正確教育幼兒的方法拿走不謝

人都需要被鼓勵和肯定, 這樣才會有更加努力和進步的動力。 對於孩子而言, 同樣如此。 給予孩子正確的鼓勵和誇獎, 不僅能夠讓孩子更加自信, 對於孩子的心理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 究竟爸爸媽媽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呢?

增加孩子自信

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 當孩子受到誇獎, 無形中會覺得被肯定, 所以就會產生自信心, 做起事來也會比較容易有信心, 不容易被擊敗。

影響孩子行為

受到肯定的孩子, 行為上會比較容易呈現正向、樂觀的行為, 相反的, 時常被否定的小孩, 比較容易悲觀、負面。

增進親子感情

時常受到父母誇獎的小孩, 對爸媽說的話會比較認同, 所以也會比較在乎家庭、親情, 因此可以提升親子間的關係, 加溫感情。

影響學習動力

經常被誇獎的小孩比較敢冒險、嘗新, 所以在學習上會比較主動, 通常成績也會比較好, 如果孩子常被責駡、否定,

很容易影響他學習新事物的心態。

孩子有了進步, 本來是好事。 如果給表揚加上陰影, 就是家長的不是了。 就算對於孩子能夠做好事感到驚訝, 也應該是對孩子成長和進步的驚訝。 與其不斷提及孩子的弱點, 不如將他的點滴成績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掛在嘴邊, 突出他的長處和取得的進步, 讓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所以, 對孩子責任心的提升, 媽媽要一項一項地肯定:“嗯, 給魚餵食不多不少正合適, 水也換好了, 還刷了魚缸;給番茄早晚澆了兩次水, 看它的葉子都笑了, 它們肯定會越長越壯!”孩子雖小, 但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誇獎, 希望家長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 一點一滴都不忽略。

孩子自身條件不一樣,

起點也不同, 拿孩子與別人做比較, 顯然有失公平, 況且今天你表揚了孩子是班裡最棒的, 而明天他沒能達到今天的水準, 內心就可能會沮喪, 這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了壓力。 孩子是在他人的評價中來認識自己。 這樣大而空的誇獎並不能給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覺, 反而可能造成他盲目的自信——也就是自負。 他盲目地認為自己好, 而不清楚好在哪裡, 也不能看到自己擅長的地方, 進而難以形成對事物恰當的判斷和分辨能力。  

表揚孩子做事的過程比表揚他獲得的結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鳴, 便於他明白您更重視他是否努力, 關注他的點滴進步, 慢慢地幫助他建立起自信。 通過細化過程, 強化他所取得的每一個小小的成功,

找出對付弱點的辦法, 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個挫折, 平和地面對困難, 避免被小小的不順擊得一敗塗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