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養生有個最佳時間,對的時間效果翻倍,錯的時間慘到流淚!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員 何麗

北京中醫醫院特色科主任 李建

最近, 因為夜跑而傷害身體的例子不停地出現, 比如武漢晚報報導《小夥為融入同事圈子堅持夜跑, 致肌肉“溶解”》、 湖北經視報導《武漢女白領夜跑成面癱》, 都是些讓人難以置信的實例, 夜跑竟是如此結果。

其實, 養生都有個最佳時間, 在對的時間做效果翻倍, 錯的時間做也許就會慘到流淚!比如上面的例子。

那麼這種健身運動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是下午 4 點- 6 點。

健身最佳時間:下午 4 點- 6 點

原因有三個。

一是這個時間段運動受傷的可能最小,

研究發現, 溫度越低, 肌肉的粘滯性越大, 越容易發生肌肉拉傷。 而溫度越高, 粘滯度越小, 同時彈性組織的斷裂長度更長, 就相對的不容易肌肉拉傷。 科學家發現, 人在一天之中, 體溫最高的時間段是在下午 4 點 -6 點之間, 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運動, 也更不容易受傷。

二是因為下午四點開始到六點之間, 肌肉的力量最大, 訓練強度可以更高。 科學家們對比了不同時間內受試人員的運動功率, 發現下午的時候肌肉的力量和爆發力都比上午更好一些。

三是是這個時間段肌肉的增長更好, 訓練後取得收益更多。

飲水最佳時間:早晨

飲水的最佳時間有4個:

第一次:早晨剛起床, 此時正是血液缺水狀態。

第二次:上午8時至10時左右, 可補充工作時間流汗失去的水分。

第三次:下午3時左右, 正是喝茶的時刻。

第四次:睡前, 睡覺時血液的濃度會增高, 如睡前適量飲水會沖淡積壓液, 擴張血管, 對身體有好處。

晚餐最佳時間:晚上6:30

工作的忙碌、生活的壓力, 讓很多人不得不推遲晚飯時間。 儘管有諸多無奈, 但身體是自己的, 每個人都需要主動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晚餐的最佳最佳時間是晚6點半。 腸胃消化食物需要時間, , 大家應努力讓自己在晚6點半左右吃上晚餐, 最好別超過8點。 因為最好在睡前3~4小時吃晚飯, 否則將影響睡眠、增加肥胖風險等。

起床最佳時間:早上5點多

古人講聞雞起舞。 一般來說雞叫的時候在早上5點多, 這時候實際上剛好是起床的最佳時間。

中醫認為人的起床時間應該是卯時((早上 5 點-7點)), 此時是大腸經運行的時間段, 卯時位於寅時和辰時之間, 寅時(淩晨1~3點)是肺經運行的時間, 肺部需要深度睡眠才能呼吸大量氧氣, 並將氣血輸送全身, 而辰時(早上7~9點)是胃經運行的時間, 此時需要進食, 不適宜做運動。

喝中藥最佳時間:上午9點、下午3點

一般來說, 上午9點和下午3點左右, 是機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間”, 所以此時服用中藥最佳。

但是, 不同藥性的中藥, 講究不同的服藥時機。 一般而言,

治療虛症和腸胃病的, 應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

治療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 則通常在飯後15~30分鐘服用為佳, 以避免藥物對腸胃產生刺激, 減少副作用的產生;

助消化或對腸胃有刺激的中藥,

也應飯後服用。 如果自己無法判斷, 建議一定要諮詢專業中醫師。

吃水果最佳時間:餐前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餐前, 這個時間段吃可以幫助人生津開胃, 促進消化道提前工作, 更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但是一些酸性比較高的水果不要放在餐前吃, 例如柿子、山楂等。 對於小孩和老人, 水果也不要放在餐前吃, 因為會影響小孩、老人的正常進食, 作為加餐更好。

散步最佳時間:11點-12點

中醫認為, 正午時分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人體自身的陽氣也達到了一天中相對較旺盛的狀態, 此時在陽光下散步, 易激發人體的陽氣。 另外, 散步時背部朝陽, 則人體一身之陽氣隨之旺盛。 因而, 在正午溫暖燦爛的陽光下散步行走,

可促進人體的氣血運行, 加快新陳代謝, 振奮人體之陽氣。

當然是在天氣比較涼爽的季節適合這樣的時間段散步, 不包括熱情得過分的酷暑。

曬太陽最佳時間:早晨和傍晚

紫外線強度等級分為5級, 中午最強, 從中午往前至早晨和往後至傍晚逐漸減弱, 所以早晨和傍晚時曬太陽相對安全。 另外, 如果是帶小寶寶曬太陽, 尤其要注意時間, 上午9點前、下午17點後, 紫外線也不是很強, 曬太陽最合適。 每天10點~14點是紫外線最猛烈的時候, 容易對皮膚造成傷害, 不建議帶小寶寶外出。

覺得不錯, 請分享和點贊哦↓↓↓

本文參考資料:健康時報網《健身的最佳時間》《飲水的4個最佳時間》《吃好又不胖 晚餐最佳時間6:30》《聞雞起舞:卯時是起床的最佳時間》《喝湯藥有“黃金時間”》《 吃水果也要講究時間?》《帶娃曬太陽也有“講究” 曬不好容易受傷!》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如需內容合作請致電: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值班編輯: 黃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