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

常練太極拳 益壽延年

1978年11月16日, 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太極拳好”的條幅, 飽含著他老人家對太極拳深刻的理解, 體現了一代偉人對武術的厚愛和關懷。 由於太極拳總結了武術健身的精華, 對健身有特殊之功, 故有“太極拳是治療慢性病的靈藥”、“太極拳是老人的健身寶”之說。 “太極拳好”的題詞恩譯億民, 對促進全人類的進步和健康有特殊的意義。 21世紀, 興起的第四醫學宣導科學的自我保健, 包括自我保健醫學方法的應用, 在這種意義上, 鄧小平的題詞在人類醫療保健史上又樹立了一尊豐碑。

常練太極拳到底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從親身體驗中認為有以下幾點:

(1)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 緩解現代生活中由於精神過度緊張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 如神經衰弱、抑鬱症、功能性胃腸病等。 這是因為太極舉動作連貫、弱韌、緩和、輕靈, 練拳時, 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鬆, 此時, 身體感到輕鬆、舒暢, 致使大腦得到休息。

此外, 太極拳強調“用意不用拙力”, 動作要以意命力引導, 安詳中全神貫注, 這樣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過程才能獲得更好的調整。

(2)有助於保持心血管系統健康, 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練拳時, 全身肌肉放鬆並引起血管放鬆, 從而促使腹壓不斷改變, 從而促使下肢及腹部的血液回流入右心房, 加強了心肌的營養, 也防止了因血流不暢引起的血管硬化。

常打太極拳的人患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疾病的較少。 據一項調查, 把打太極拳的人和不打太極拳的人分為兩組, 太極拳組平均血壓為134。 1/80。 8mmHg;動脈硬化率, 太極拳組是39。 5%, 對照組是46.4%

(3)有助於骨骼、肌肉和關節組織的健康。 太極拳是“動無有不動”的全身性運動, 全身各大小肌群和關節都參加活動, 因此長期練習有助於使關節運動靈活, 改善關節韌帶彈性, 增強肌肉堅韌和伸縮力。 舉例說明, 太極拳組發生脊柱畸形的有25。 8%, 對照組為47.2%。 兩組人員腰椎活動的幅度也有很大差異, 太極拳組人員彎腰時手能觸地者占77.4%;對照組只有16.6%。 最近,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出, 常練太極拳的老人的摔倒和骨折率都遠低於不練拳的老人,

他們認為, 太極拳有預防和延緩骨質疏鬆的作用。

(4)太極拳對改善呼吸及消化系統有良好作用。 經常打太極拳者, 胸部呼吸順暢, 膈肌有力, 肺瘀血的發生, 對老年人易發生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太極拳運動中腰部動作多, 它能活躍腹腔的血液迴圈, 促進胃暢蠕動。 此外, 太極拳的呼吸動作對胃暢起著機械刺激的作用, 能改善局部迴圈, 促進消化, 預防便秘。

(5)太極拳動作複雜, 剛柔相濟, 綿綿不斷, 能很好地培養人體動作的協調性和平衡性。

“太極拳好”, 真是健身一寶。 美國科學家研究得出結論, 常練太極拳, 可降低血壓。 中醫學家研究得出結論:常練太拳, 可以健腎, 延年益壽。 美國有一位太極拳愛好者,

高興地發表文章說“打太極拳治好了我的癌症”。 所以, 在紀念鄧小平“太極拳好”題詞20周年及慶祝99國際老人年的今天, 大力宣傳“太極拳好”, 有其特別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