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進補 秋季進補不宜大補

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 人們進補的意識增強了, 但是進補也是有講究的, 不是俗語裡一句“春夏補陽, 秋冬養陰”這麼簡單。 陳主任介紹, 中醫的原則是虛者補之, 不是虛症的病人不宜用補藥。 而且, 虛症又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 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否則適得其反, 反倒傷害了身體。

保健養生雖沒有這麼嚴格, 但也要把用藥膳的物件大致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 不辨寒熱胡亂進補, 容易導致“火上澆油”。 如濕熱就切不能補鹿茸等, 尤其在廣州, 不要急於進大補, 而應養陰潤肺, 平時痰多者可多吃健脾益肺的食物,

如山藥、薏米、百合、杏仁等;老年人喘咳、多痰多伴有腎虛, 可適當吃些補肺腎之品, 如冬蟲草、蛤蚧、核桃、芡實等。 一般來說, 冬天才進大補, 適宜進食羊肉、狗肉、高麗參、鹿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