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客觀的分析造成奶量變少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關於奶水問題一直都是每個新手媽媽重點的關注, 那麼今天我們就綜合客觀的一起分析造成奶量變少的真正原因?

母乳

通常情況下媽媽們覺得自己奶水不足, 很多情況下都是以下幾種原因導致:

1、媽媽心理作用, 覺得自己沒有奶

2、餵奶次數不夠, 寶寶沒有頻繁吮吸, 所以越喂越少

3、餵奶次數足夠, 但是效率不高, 甚至是無效。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比較複雜, 需要具體分析。

說了無數次的真理, 奶水是越吸越有的, 真正奶少的媽媽其實是非常非常少, 所以適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

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混合餵養的寶寶身上,

原因是吮吸技巧會不如親喂的寶寶那麼好。 所以建議媽媽們, 每次親喂之前, 都可以適當幫助混合餵養的寶寶做一下壓舌練習, 有利於寶寶有效吸吮, 而且這對媽媽增加奶量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奶量變少

追奶的常見誤區

1、花很長時間在吸奶上, 一次最少40~60分鐘 。

2、喝大量的下奶湯, 卻沒有絲毫效果, 讓內心更焦慮。

3、無效掛喂變成過度餵養, 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奶量變少

到底應該怎麼追奶

1、充分用好已有的單邊吸奶器

奶陣以脈衝方式出現, 並逐漸遞減。 媽媽可以在第一個奶陣產生後, 一側電動吸奶, 另一側手動擠奶, 這樣能在同樣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奶量。

2、每次吸奶在20分鐘內結束

循證資料告訴我們, 前面2個奶陣能獲得產奶量的76%, 所以, 媽媽吸奶1-2個奶陣足矣, 不用花更長時間耗在後面原本就出奶量不多的奶陣上。

3、適量的補奶

媽媽們只需要配合正常營養均衡的飲食就好。 過多的下奶湯, 並不能幫助媽媽產奶, 反而可能因為(食物)過於油膩, 產生堵奶的風險。 媽媽根據自己的喜好正常吃喝, 在心情放鬆的情況下更有利於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