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猝死有個“黑三角” 預防記住一二三

原標題:猝死有個“黑三角” 預防記住一二三

採訪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郭繼鴻

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 陳立穎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心臟中心 李田昌

陝西省人民醫院老年神經科 李銳

如果100個人發生卒中, 1/3的人有過嚴重的心血管病, 醫生告訴他有猝死的高風險;1/3的人去醫院看過病, 但和心血管猝死沒關係;還有1/3的人猝死前根本沒有去過醫院, 就是我們所說的健康人, 猝死是他的第一症狀。 那到底是哪些人容易發生猝死呢?

我們有個猝死的“黑三角”, 下邊的一角是有過心血管疾病的,

比如心梗、心肌病、心衰;另一角是做心電圖有過異常;頂點是體內的內環境不穩定, 植物神經不穩定, 交感神經興奮, 電解質紊亂等。 這三個角有一處就能發生猝死, 有兩處猝死幾率更高, 三處就更危險了。 底下的兩個還能檢查出來, 但頂上那個, 情緒不穩定, 激動、生氣、勞累常是誘發因素, 平時要多留意。

發病誘因減少有竅門

猝死的發生一般也是有共同誘因的, 如勞累、情緒激動、生氣、工作繁忙壓力大、生活不規律休息少等, 這裡教大家幾個減少發病誘因的小竅門。

工作時巧加課間休息

要避免過度勞累, 建議平時可以像上學時一樣, 每工作一兩個小時就給自己加個“課間休息”, 站起來活動一下、喝杯咖啡等, 哪怕就是換個工作狀態,

比如從寫東西變為打電話都會有助於身體的休息。

發脾氣前先數10個數

有統計表明, 70%腦出血的人脾氣都很急躁, 儘管知道生氣的嚴重後果, 但脾氣一上來有些人還是控制不住。 建議暴脾氣的同志在發火前先強迫自己從1數到10, 10個數數下來, 可以有效控制情緒的發作。

不當A型性格人

有研究顯示, A型性格的人相對來說得心血管疾病機率會大一些, 這些人好勝心強、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各方面追求完美但又急躁易怒、具有時間緊迫感、做事快但缺乏耐性。 如果有發覺自己有A型性格的傾向, 就要有意識地做一些改變了。 平時要學會開解自己,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當然, 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的猝死, 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方法,

要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堅持鍛煉、減輕體重, 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高危人群日常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用藥物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

預防猝死, 海軍總醫院心臟中心主任李田昌給出幾點建議:

一、一半猝死有先兆

70%的猝死, 都源於心臟猝死, 其中一半的猝死是有先兆的, 但是先兆常常不典型。 比如出現一些不明原因的乏力、出汗、胸痛、胸悶, 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 很多人可能以為只是勞累或胃部不適等導致的, 而沒有重視。 如果這些先兆出現之後, 及時去專科醫院做深入的檢查和治療的話, 獲救的幾率是100%, 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和輕視了這些先兆, 最終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機。

二、兩個藥盒隨身帶

工作壓力大、應酬多的中年人, 尤其是明確的心血管病患者或高危人群, 應隨身攜帶兩個藥盒, 一個裝3~6片硝酸甘油, 一個裝3~6片阿司匹林。 出現持續性胸痛時先含一片硝酸甘油, 10分鐘後, 若症狀不見緩解, 則含服第二片, 15分鐘後若症狀仍未消失, 則含第三片, 若症狀仍未緩解, 就可能是為心臟供血的血管發生了持續性堵塞, 應馬上嚼服三片阿司匹林, 並儘快撥打急救電話。

三、三項檢查意義大

很多人每年都會做健康體檢, 但是很少有人做專門針對心血管的專科體檢。 人到中年, 除了要完成規定項目的一般檢查之外, 也應該有計劃地給心血管來個“年檢”。

比如動態心電圖檢查、心臟彩超、運動心電圖這三項檢查,

就是比較重要的檢查項目, 可以幫助發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臟結構異常、評定心功能, 幫助早期發現冠心病等。 當然具體需要做什麼檢查, 還是得由醫生決定。 (本文綜合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