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人工破水有什麼風險

很多孕婦到了預產期的時候並沒有生產的預兆, 一般醫生會讓孕婦回家觀察一段時間再來檢查, 因為如果過了預產期時間較長不生產的話會影響胎兒在母體內的狀態, 如果處理不好還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有些孕婦一直沒有生產預兆的時候醫生會選擇人工破水進行生產, 那麼人工破水有什麼風險嗎?

一、什麼是人工破水?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時, 是住在一個羊水袋子裡的, 這個羊水袋子, 學名叫“羊膜囊”。

通常在准媽媽們生產時, 劇烈的陣痛會使這個羊水袋子自發地破裂, 這叫做自然破水。 破水會發生在女性分娩的任何階段:有的人是先破水, 然後才感覺到宮縮, 接著生下寶寶。 也有的人是在宮縮很長時間以後, 寶寶快出生的時候破的水。 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但是如果胎膜過韌, 可能不會自發地破裂, 這時需要醫護人員用一根細長的鉤子人為地將這個羊水袋子弄破,

使羊水流出, 這就是人工破水。

為什麼要人工破水?

人工破水可用於啟動生產或是加速產程。 一般來說宮口開全著冠的時候, 劇烈的陣痛使胎膜自發地破裂叫做自然破水;如果胎膜過韌, 可能不會自發地破裂,

這時需要用鑷子或者止血鉗人為地弄破胎膜, 使羊水流出, 這就是人工破水。

一旦破水後, 胎頭或先露部位便緊貼著子宮頸, 如此可幫助子宮頸的擴張, 以及刺激子宮的收縮。 醫護人員將檢視羊水的顏色及濃, 以評估胎兒是否良好, 如果要用內監測器做檢查時, 羊水袋也必須破掉才能做。 如果胎膜不破使羊水流出延遲, 會導致與胎膜相連接的胎盤剝離, 引起大量的出血。 人工破膜可以避免這種危險的發生, 而且人為地破膜沒有一點兒疼的感覺, 絕大多數情況下, 媽媽還沒有注意到就已經完事了。

如果產程是正常進行的, 那理想的情況是儘量在分娩前, 讓羊水袋保持完整, 因其對胎頭有如保護墊的作用。 但有時雖己破水卻不一定已開始分娩;如果已破水, 通常醫護人員希望能安排在24內開始分娩, 因為破水後會增加母體及胎兒感染的危機, 以及宮縮的不適

人工破水主要用於啟動生產或加速產程

人工破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加速產程, 但是也有嚴格的症狀和指征要求,

只有當繼續懷孕對母親或胎兒的危險性大於自認娩出時, 醫生才會考慮使用人工引導生產的方法, 也是為了母嬰的安全。

所以, 首先准媽媽需要有以下指征, 才會進行人工破水:產前子癲、過期懷孕(妊娠周數超過42周)、胎盤功能不足和胎兒子宮內生長遲滯、產前出血包括胎盤早期剝離和不明原因的產前出血、Rh血型不合、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

如果胎膜不破使羊水流出延遲, 會導致與胎膜相連接的胎盤剝離, 引起大量的出血, 人工破膜可以避免這種危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