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如何助興又不傷身 送你春節健康飲酒攻略

春節來臨, 一家人團團圓圓喜氣洋洋的時候, 總是喜歡要喝點酒助助興, 但酒精對人體的傷害不可避免, 那么如何最大程度保護身體呢?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畢研霞, 為我們提供了一份春節期間, 如何正確飲酒的攻略。

喝酒能暖身嗎?

冬季寒涼, 身體總是會感覺到寒冷, 手腳冰涼可能是很多人經常遇到的問題, 有人靠喝酒來暖身, 有人靠吃東西來暖身, 還有的人用泡腳等基礎方法來暖身, 其實喝酒暖身并不靠譜, 喝酒來暖身只是一種假象, 或者說只是一種“感覺”而已。

喝完酒之后感覺到身體特別暖和,

其實是酒精進入身體后會導致血管擴張, 血液循環加速, 這種情況下酒精將體內的熱量更加快速地通過皮膚散發到體表;與此同時, 身體的代謝也會加快, 能量會快速釋放到體外, 自然就會導致身體有一種“變暖”的感覺, 但根本上來講只是“治標不治本”。

那么, 想要暖身, 究竟該怎樣做?

從實際出發, 其實最推薦的還是要用“運動鍛煉”來真正起到暖身的作用;說到根本, 對于御寒而言, 經常適量的運動可以提高心肺耐量, 另外也可以增加肌肉儲備量, 提高基礎代謝率, 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睡前一杯紅酒能養生嗎?

很多人相信每天喝杯紅酒能養生, 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 理由主要是源自于是紅酒中含有一種叫做白藜蘆醇的物質,

白藜蘆醇源于葡萄皮, 之后通過釀酒而進入紅酒中去, 但是大家需要明確的是, 大部分關于白藜蘆醇的研究都是動物實驗, 而且只是在白鼠身上進行, 那些結果并未推廣到人身上。

所以我們在沒有臨床實驗的情況下, 根本也無法確切的說明存在于紅酒中的白藜蘆醇能夠在人體內以任何有意義的形式代謝。 退一萬步講, 如果想要從紅酒中獲得與動物實驗相等劑量的白藜蘆醇, 你早已經不知道酒精中毒多少次了。

動物研究中白藜蘆醇的用量范圍是2到5克, 每一杯紅酒大約含有白藜蘆醇0.0008克, 想要達到2克的量, 你需要喝下近500瓶紅酒, 所以, 你為了追求所謂的醫療效果而狂飲一通紅酒,

你酩酊大醉, 但是一無所獲。

有研究匯總了飲酒與腫瘤相關的論文, 涉及到的研究多達156項, 總人數超過了11萬, 研究發現, 只要喝酒就會增加癌癥的風險, 風險的增加幅度跟酒精的量相關, 不論是白酒、葡萄酒還是啤酒, 只要是酒精, 都同樣增加風險。

喝酒喝多少合適?

哪些人不建議飲酒?

飲酒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 不過遵從限量的建議可以把風險控制在較低的水平。 如果你本來不喝酒, 就不要為了各種冠冕堂皇的保健的理由去開始喝酒, 說到底, 酒還是喝的越少越好。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克, 女性不超過15克, 孕婦、兒童和青少年不應飲酒, 正在服用可能會與酒精產生作用的藥物的人;患有某些疾病及對酒精敏感的人都不應飲酒。

飲酒攝入量計算公式即“飲酒量×酒精濃度×0.8=酒精攝入量”。 總之不推薦人們以健康名義去飲酒, 喝酒也是有限量的, 白酒50毫升左右, 紅酒150毫升左右, 啤酒400-500毫升。

怎樣可以減輕飲酒的傷害?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 春節臨近合家團圓, 少不了喝酒, 酒傷肝又傷身, 過量傷己又害人, 所以節假日飲酒也應該遵循飲酒應限量這一原則。 過量的酒精會造成肝臟、大腦、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等損傷, 掌握有效的方法, 可降低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空腹飲酒, 酒精的吸收效率會大大增加, 如果和食物一起, 能夠稍微減少一些酒精的吸收, 所以, 可以在飲酒前和飲酒過程中多吃一些食物,

比如喝酒前吃點主食, 富含蛋白質的菜肴, 喝點牛奶等, 保護胃黏膜, 防止酒后反胃和低血糖等。

有的人看到酒精度數太高, 喝酒時會兌點飲料一起喝, 這樣做怎么樣呢?飲酒后, 酒精可以經過胃壁或小腸吸收進入血液, 在這個過程中, 如果可以減慢酒精的吸收, 就會延緩醉酒。

比如在喝酒前先吃點東西, 胃內有食物時, 酒精與胃黏膜的接觸會減慢或減少, 可以減少酒精的滲透吸收, 但是遇到碳酸飲料就要當心了, 由于碳酸飲料富含二氧化碳氣體, 能使胃部迅速膨脹, 增加胃吸收酒精的面積, 而且二氧化碳還能促進酒精進入小腸的速度, 增加酒精在小腸的吸收, 所以如果用碳酸飲料勾兌則會使人更容易醉酒。

說到各種解酒妙招基本都是食物,

每一種的作用和說法都不一樣。 酒后吃些食物主要是為了緩解酒精對消化道的刺激作用, 還可以補充水分和礦物質及各種營養素, 對于身體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都是有好處的, 至于吃什么食物并沒有特別的要求, 只要是你愛吃的, 吃完以后你覺得舒服的就可以, 所以解酒的說法也就僅僅是改善身體的難受狀況, 但是喝酒的危害也并不會因此而減輕, 所以還是適量飲酒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