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中醫如何測試兒童的智力

中醫具有一套"司外揣內"的診斷方法, 就是從外表來觀察內臟的情況。 這種方法對智力發育情況的觀察也同樣適用。 該方法雖然不像現代心理學那樣精確, 但卻簡便易行, 十分適用。 對於家庭來說, 也可以隨時運用。

中醫擅長望診, 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 其理論根據是"臟腑藏之內, 必象形於外", 有內在實質必然有相應的表像。 對兒童來說, 首先望其形體, 看看發育情況。 大多數情況下, 體質發育與智力發育在兒童來說, 是大致平衡的, 因為體力, 智力都要依賴"精"的滋養, 智力不良多屬先天之精不足。 因此,

凡是患有五軟(即頭軟, 項軟, 手足軟, 肌肉軟, 口軟。 "口軟"指唇色淡白, 咀嚼無力, 口流清涎), 五遲(立遲, 行遲, 發遲, 齒遲, 語遲)的孩子, 其智力大多有缺陷。

望診注重"望神"。 神又主要表現在眼睛上, 智力正常的孩子, 目光清澈靈動, 眼珠轉動靈敏, 眉間似有靈氣, 呈現出稚秀之色;考慮問題時一本正經, 雖然憨態可掬, 但卻目光閃動。 而智力低下或癡呆兒則正好相反, 看上去目光呆滯, 面部表情僵死, 眼珠轉動緩慢。

再就要望腦部。 中醫認為"腦為元神之府", 頭顱為大腦所居之處, 大腦發育可觀察頭顱。 尤其是囟門所在的地方, 更是小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部位。 一般來說, 智力較高, 大腦發育良好的孩子, 頭部飽滿圓潤, 無畸形, 囟門癒合較好。

而癡呆或智力障礙的孩子, 往往頭顱發育不良, 頭型短小, 或頭顱畸形, 囟門閉合不全。 癡呆兒則多為兩眼外高內低, 兩眼離鼻樑較遠, 鼻樑根部又低又平, 成天半張著嘴, 伸舌, 口水不斷。

除瞭望診之外, 我國古代還常常利用一些遊戲來判斷兒童智力水準的高低。 如大家所熟悉的七巧板, 不僅是訓練, 開發智力的玩具, 也是檢測智力的工具。 可將孩子們集中起來, 同時拼組, 分別記下老師佈置的圖形需要多少時間來完成;或在規定時間內自己能創造幾個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