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百度一員工猝死 上崗四月稱48小時不睡覺

林海韜2011年6月從中山大學畢業, 後成為“百度地圖”技術研發人員, 上崗四個月後, 林在上海休假時因心臟衰竭而亡。 其曾在生前發微博稱48小時不休不眠, 網友指其為“過勞死”。 百度線上技術有限公司對此予以否認, 表示事發時林海韜正在休假, 對他的死感到“很遺憾”。

入睡後再也沒有起來

林海韜是珠海人, 2011年6月, 他從中山大學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院資訊安全專業畢業, 隨後成為百度公司的一名員工, 負責技術研發工作。 約4個月前, 林海韜被派往北京工作, 因為公司的研發工作主要在北京。

11月初, 林海韜向公司請假,

前往上海, 準備參加11月12日至14日舉辦的獨立遊戲開發者大會。 11月12日20時42分, 他發出了一條微博, “迷路多走了幾公里, 累死了終於回到旅店。 ”11月14日上午, 同行的朋友喊林海韜起床時, 發現他已經停止了呼吸。 據媒體報導, 林海韜的死因初步診斷為突發性心臟病衰竭猝死。 次日, 林海韜遠在珠海的父母忍痛趕到上海, 替他料理後事。

林海韜生前所發的微博成為了其最後的遺言。

生前多次發微博喊累

林海韜的死在微博上迅速傳開。 其“遺言”微博幾天內被轉發了1800多次, 評論達2500多條。 網友們紛紛送上蠟燭, 寄託哀思。 林海韜許多在國外的同學看到微博, 也發來悼唁, 表示無法接受林海韜的死。 此外還有不少網友對林海韜的死因表示關注,

認為他是“過勞死”。

在林海韜的微博, 記者看到許多表達自己勞累困頓的字眼。 如“今天各種困”、“天天吃乾脆面”、“今晚太困了”、“快48小時沒睡了”、“看看今晚能不能把這遊戲搞完”等, 而這些言語大多在淩晨時分發出。

透視林海韜:沉迷動漫程式設計常常忙個通宵

在高中同學武啟龍的眼裡, 林海韜是一個很普通的人。 “開朗, 跟平常人沒什麼兩樣, 這也是我們對他的死感到震驚的原因。 ”

而同事則表示, 林海韜非常沉迷於自己的愛好, 包括程式設計、動漫、遊戲等, 往往會因為這些忙個通宵。 “他是個喜歡代碼的人, 他生命的一半時間都是自願獻給程式設計的。 ”

百度公司回應

林海韜意外死亡個人原因所致

為激發員工創意很少要求加班

百度公司相關負責人董先生表示, 網路傳言林海韜因工作“過勞死”的說法是“胡說八道”, “他並非在工作時間死亡, 這次休假他是利用業餘時間去參加一些程式設計聚會。 ”“對於他的死, 我們也感到很遺憾。 ”董先生說。 事後, 林海韜的父母曾到百度公司參觀了兒子的工位。 公司也在努力幫助家人進行意外理賠, 並給出了撫恤金, 還在內網發文進行緬懷, 同時提醒員工注意身體。

董先生介紹, 林海韜所任職的是技術研發工作, 為了激發創造力, 公司很少加班, 因為“加班的方式, 疲勞作戰, 根本創造不出好的東西”。

醫學專家說法

自身潛在病變是猝死主因

林海韜是否因為工作壓力過大導致猝死?對此, 省中醫院心血管病專科常務副主任吳煥林博士並不認同。

他表示, 即使存在過度勞累的情況, 最多也只是猝死的誘因, 自身潛在的病變才是深層次原因。

吳煥林介紹, 最為常見的猝死原因是心肌梗死, 它多見於40歲以後人群, 但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 而最常導致年輕人猝死的, 則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 此外,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的腦血管或心血管畸形, 在受到外力刺激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病變甚至導致猝死。 “如果病人自身沒有潛在病變的情況下, 就算是熬夜或者工作壓力過大, 也不容易引發猝死。 ”

吳博士提醒說, 要避免類似悲劇的再次發生, 首先要注意身體是否出現諸如無端頭痛、視野變窄、視物模糊等心腦血管病先兆,

若有則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 其次, 如果身體出現不適要立刻休息, 千萬不可硬撐硬熬, 以最大程度減低猝死出現的因素。

IT從業員心聲

程式師壓力確實較大

針對此事, 記者採訪了從業十餘年的資深程式師, 前金山軟體員工, 現下廚房網站iOS系統架構師劉鑫。

他介紹, 軟體發展行業中, 從業人員以年輕人居多, 有時存在工作品質不高, 有效工作時間較短, 因而只能靠超時加班來完成任務的問題。 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後, 加班就成為IT從業人員的常態, 而這一過程中, 個體差異又造成效率和工作量的不同, “就算密度不大的人也因為總工作時間過長造成休息不足, 而真正工作密度比較大的人就造成過勞了。

劉鑫說, 程式師壓力的確較大, 公司一般都會不定期組織活動讓員工們減壓, 但他認為, 最重要的還是控制每日工作時間。 “一種很不好的情況就是一些企業一方面宣傳不主張加班, 一方面又把例會放在下班後, 實際上形成制度性加班。 ”他說, 這其中不乏業內較知名、具有影響力的企業, 這在小企業中造成跟風, 令整個業內工作環境更為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