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8名中學生遭勸退自殺 為何心理如此脆弱

家長聯名寫信求情

據一名母親稱, 16歲的女兒小何(化名)在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高一聲樂班就讀, 該學校在全國範圍內招生, 且學費較高。

7月8日晚, 家長接到了校方電話, 聲稱本學期共15門功課, 超過三分之一不及格會被勸退。 小何因多門成績不及格, 需在8月30日以前辦理退學手續。

“孩子一聽完電話, 就開始哭。 ”家長說, 孩子一度情緒低落。 前天晚上, 小何母親接到其他幾位元家長的電話, 他們稱也是聲樂班中被勸退孩子的家長, 想開會商量此事。 小何母親赴約, 當時一共6位家長到場, 其中幾位家長是從外地趕到北京。 家長們擔心, 因該學校較偏重專業課, 孩子被勸退後, 去其他學校讀書會跟不上文化課。 他們寫了一份聯名信和道歉信, 希望學校再給孩子一次機會, 並保證下個學期努力不掛科。 家長們稱, 這些信件, 昨天已經遞交給校方。

8人相約集體自殺

昨天上午, 小何母親再次接到其他家長電話, 稱其中一名孩子服藥自殺已送往醫院搶救。 同時, 她發現無法再聯繫上小何, 手機關機。 “我一下就慌了, 趕緊打電話報警, 我怕她也會自殺。 ”

昨天下午5點, 記者在朝陽醫院的急診搶救室中看到, 一名十餘歲的小女孩躺在病床上。 數名親朋在旁邊照顧, 但是他們拒絕向記者透露任何資訊。 據小何母親稱, 這名孩子16歲, 山東人, 也是被勸退的孩子之一。 她在接到學校退學通知函後曾對家人說:“媽媽, 我對不起你, 你就當我不存在了。 ”被送到醫院搶救時, 她對家長們透露, 他們8名被勸退的同學昨天約好一起服藥自殺, 每個人口袋中都裝著一瓶安眠藥。 下午4點多, 校方幾名負責人來到了醫院,

稱10天后會給家長一個答覆, 讓他們等待結果。

昨天晚上8點, 一名孩子家長透露, 他的孩子已回家。 小何母親表示, 截至昨天晚上9點, 已找回3名孩子, 但小何仍沒回家, 一家人都在心急如焚地等待。

校方已經介入調查

據學校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稱, 學生手冊中的確有一條規定, 學科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科不及格會被勸退。 另一名老師稱, 聲樂班這個學期的確有8位孩子因成績不及格被勸退, 家長們也都收到了校方發出的勸退函。 此後, 孩子們情緒較低落。 “學校的管理較嚴格, 都是按照規定辦事的。 有些孩子面對打擊, 心理承受壓力較弱, 採取偏激的方式來處理。 今天上午接家長的電話, 稱一名被勸退的女同學自殺,

目前學校正在調查, 積極處理此事。 ”

■專家說法

三方應共同反思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表示,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 消極情緒產生時, 沒有管道發洩, 會以一種極端方式表現出來。 此事應該引起學校、家長的共同反思:學校因掛科就將學生勸退, 這種方式不正確。 學校應以育人為主, 給孩子更多機會;學生家長應注重給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如果孩子在最困難的時候能向父母傾訴, 此事就很可能不會發生。

宗春山建議, 學校應該修改升學方式, 不能以掛科作唯一標準、以勸退作唯一方式。 同時, 家長應該更注重和孩子溝通, 給予更多精神支持。 孩子也應該轉換角度來看待問題, 儘管這是大的困難,

但畢竟不是世界末日, 應該注重培養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