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不花錢也能控血脂!大牌專家的“降脂絕招”(收藏級)

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顯示,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高達40.4%。 也就是說, 每10個成年人, 就有4個人血脂異常。

專家預測, 若不加強防控, 將導致2010年-2030年期間我國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約920萬。

心腦血管是人體的生命之河, 但作為“三高”之一的高血脂, 已經開始慢慢阻塞這條生命之河的暢通。 怎樣做才能把血脂維持在正常水準?《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四位權威心腦血管專家, 講講他們的降血脂心得。

受訪專家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 周玉傑

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張維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主任醫師 劉紅旭

上海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醫師 郭冀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胡耀敏

澄清高血脂五大認識誤區

血脂過高會增大心腦血管病風險,

但初期症狀不明顯, 常被大家忽視。 很多人因為以下誤區, 影響了高血脂的發現和治療。

誤區一:血看起來渾濁就是高血脂

血液中脂肪過多時的確會讓血液呈渾濁狀, 但不能因為在體檢中抽血發現血液渾濁就認為自己血脂高。

例如抽血檢查抽的是靜脈血, 本來看起來就比較暗, 並不是高血脂造成的。

此外, 有些檢查項目, 抽血不需要禁食, 例如驗血色素、甲狀腺功能, 如果是剛吃完飯後抽的血, 甘油三酯較高, 血液也會比較渾濁。 抽血查血脂需要先禁食8小時, 而且也不是單靠外觀判斷結果。

誤區二:瘦人不會患高血脂

其實很多胖人如果只是皮下脂肪堆積, 反而血脂不一定高。 相反瘦人可能受遺傳、環境和疾病影響, 並不能對高脂血症完全免疫。

誤區三:降脂藥隨便用

高血脂是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 患者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 根據病情和檢查結果選擇調脂藥, 並遵醫囑服用。

隨便用藥不但不能起到治療作用, 反而會影響後續治療。

誤區四: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國外有研究發現, 血脂過低時, 腫瘤的發生率會有所增加。 因為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 太多或太少, 都不利於健康。

誤區五:血脂達標後就可以停藥

目前國外長期的臨床治療結果顯示, 初期治療血脂達標後, 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最小維持劑量, 對血脂達標值的保持有很好的作用。 只要沒有出現嚴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就不應停藥。

大牌專家的降脂絕招

周玉傑

下決心做三個改變

第一個改變:戒煙

很多人知道吸煙對肺不好, 但很少有人知道, 吸煙也毀壞心臟, 破壞血脂平衡。 研究發現, 吸煙者總膽固醇水準比不吸煙者高, 同時吸入的一氧化碳進入血液, 會降低好膽固醇, 升高壞膽固醇。

第二個改變:拒絕飲酒

過量飲酒會造成能量過剩導致肥胖, 同時, 酒精會促進人體合成甘油三酯, 增多壞膽固醇的分泌。 長期大量飲酒, 有些人會出現嚴重的高血脂。

第三個改變:堅持鍛煉

“每天有氧運動30分鐘是控制血脂的重要方法。

”周玉傑介紹, 有氧運動不是遛狗那麼簡單, 最好去快走或慢跑。

由於平時工作忙, 周玉傑只能擠時間鍛煉, 出門能走路就不坐車, 能爬樓梯就不坐電梯, 除了出門診必須坐著外, 查房、做手術、和別人談話, 他都是站著。

張維君

自創一套控脂食譜

張維君指出,膽固醇高的食物要少吃,蛋黃每天早上只吃半個,雞皮、鴨皮、動物內臟、魷魚等高膽固醇食物,一個月不宜超過一次。

研究發現,葡萄皮和籽中含特殊成分可提高好膽固醇,因此要多吃葡萄,並把皮和籽都吃了。還要常吃生蔥生蒜,也有降脂作用。少喝糖分高的飲料,最好在家自製檸檬水和橙汁。

劉旭紅

每天飯後走一走

劉紅旭建議,晚飯後運動,將多餘的熱量消耗掉,對控制血脂尤為重要,並貢獻了自己的晚餐後運動心得:

時間:最好安排在餐後40分鐘後進行。餐後半小時,血液集中流向胃部,從而造成其他器官的相對缺血,大腦相對缺血就容易缺氧、犯困,因此不宜鍛煉。

運動量:運動要保證全身2/3的肌肉群都參與,持續時間40—60分鐘左右,強度在中低等之間,讓自己微微出汗。

運動頻次:餐後運動貴在堅持,每週至少4—5次。

郭翼珍

我從來不吃宵夜

一個心得:控制飲食,保持體重

保持清淡飲食,並且注意控制主食的攝入量,每天都在3—4兩之間。

不吃夜宵,晚上睡前2—3個小時內,不再吃東西。

一個法寶:蘇打餅乾

如果下午饑餓,郭翼珍會用蘇打餅乾代替甜點,因為蘇打餅乾,不僅低脂還低糖。 ▲(生命時報記者 王豔 張瑾 )

張維君指出,膽固醇高的食物要少吃,蛋黃每天早上只吃半個,雞皮、鴨皮、動物內臟、魷魚等高膽固醇食物,一個月不宜超過一次。

研究發現,葡萄皮和籽中含特殊成分可提高好膽固醇,因此要多吃葡萄,並把皮和籽都吃了。還要常吃生蔥生蒜,也有降脂作用。少喝糖分高的飲料,最好在家自製檸檬水和橙汁。

劉旭紅

每天飯後走一走

劉紅旭建議,晚飯後運動,將多餘的熱量消耗掉,對控制血脂尤為重要,並貢獻了自己的晚餐後運動心得:

時間:最好安排在餐後40分鐘後進行。餐後半小時,血液集中流向胃部,從而造成其他器官的相對缺血,大腦相對缺血就容易缺氧、犯困,因此不宜鍛煉。

運動量:運動要保證全身2/3的肌肉群都參與,持續時間40—60分鐘左右,強度在中低等之間,讓自己微微出汗。

運動頻次:餐後運動貴在堅持,每週至少4—5次。

郭翼珍

我從來不吃宵夜

一個心得:控制飲食,保持體重

保持清淡飲食,並且注意控制主食的攝入量,每天都在3—4兩之間。

不吃夜宵,晚上睡前2—3個小時內,不再吃東西。

一個法寶:蘇打餅乾

如果下午饑餓,郭翼珍會用蘇打餅乾代替甜點,因為蘇打餅乾,不僅低脂還低糖。 ▲(生命時報記者 王豔 張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