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大腦30歲後就走“下坡路”?

背景:

網路上有一個說法曾經紅極一時。 據其所稱, 一個人在20歲的時候智力處於巔峰狀態, 30歲以後則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這個說法曾經讓許多網友自覺傷不起”。

點評:

心理學上把每個人的大腦能力分成液體能力和晶體能力, 又或者稱之為液體智力與晶體智力。 這液體智力就是所謂的“天生聰明”的範疇。 而這部分和年齡密切相關, 一般在20歲的時候是液體智力的頂峰, 而30歲以後其隨著年齡增長逐步降低。 我們也會發現, 在20歲前是記憶力、反應速度表現最佳的時候, 而到了30歲以後, 這些方面的表現就不如以前了。

然而, 晶體智力是一種通過後天學習獲得的能力, 在人一生之中, 晶體智力一直都在發展。 所以我們常說, 少年人反應快、記憶力佳, 但無論多麼早慧的年輕人, 或許可以通過學習得到很多知識, 但卻無法擁有中年人和老年人所積累的大量經驗與智慧。 而中老年人即便記憶力、反應力不如年輕人, 但只要始終保持一個積極進取、終身學習的狀態, 那麼智力或者說能力並不會因為時間推移而快速下降, 反而可能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積累、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