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含生姜片讓你輕松滅“春火”

“春天最容易上火了, 這不, 刮了兩天大風, 我的嗓子、耳朵都開始疼, 口腔潰瘍也越來越嚴重了。 ”近來醫院中因為口瘡、便秘這些上火癥狀來看病的人確實有所增多。 怎么才能“滅火”, 健健康康地過春天?記者請多位中醫養生權威專家給大家支支招。

春火最易燒“頭面部”

小吳和李大媽一樣, 這幾天都被“口腔潰瘍”所困擾, 嘴角爛了有一個禮拜, 不僅吃飯困難, 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生怕碰疼了嘴里的三個大包。 再加上這兩天老是加班, 原本皮膚光滑的她, 臉上竟然也冒出了痘痘, 連上廁所排便都沒有之前痛快了,

她形容自己的身體里“住著幾條噴火的龍”。

老話說“牙疼不是病, 疼起來真要命”。 上火也是如此, 別看不是什么大病, 可就是折騰的人寢食難安。 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稱:雖然“上火”只是老百姓的“土叫法”, 并非專業術語, 但它在中西醫里, 都有相對應的癥狀。 西醫把上火看作炎癥反應, 而中醫則認為, 它們與人體不同臟腑的“火熱之邪”有關。 這把“火”常會沿著人體經絡上行, 主要表現在頭面部、口腔、咽喉等部位。

口鼻干。 上火最容易通過面部器官表現出來, 口舌生瘡、嘴角潰爛、失眠多夢、尿黃刺痛、鼻干流血、咳痰黃稠等, 都屬于上焦有火, 具體就是心肺部位。 這種火癥狀明顯, 最容易被察覺。

吃不進。 牙齦腫痛、牙根發炎、口臭、食不知飽或不思飲食、口干口渴等則屬于脾胃等中焦部位有火。

到了春天不少人食欲下降、牙口不好, 就有可能是脾胃的原因。

拉不出。 肝、腎等部位若有火, 就會表現為大便干結、急躁易怒、眼睛干癢、耳鳴頭暈、聲音嘶啞等癥狀。 特別對于中老年人, 由于其各種機能的減退, 上火很容易表現為便秘。

身體虛。 虛火主要表現為體型消瘦、腰膝酸軟、健忘失眠、舌紅少津等。 陰虛導致上火癥狀有所不同, 會心跳得不舒服, 心悸, 盜汗等。

內熱散發導致火氣大

春天為什么容易上火呢?很多人覺得和風多雨少、氣候干燥有關, 但養生學專家認為, 總體來說, 還是由于身體的陰陽失調引起的。

首先, 春天草木發芽, 人體各個器官也從冬天“懶散”的狀態中蘇醒過來。

從立春開始, 人體肝、胃、肺等內臟器官中積蓄的內熱, 就慢慢散發出來, 出現春燥。 加上北方春季干燥多風, 人體水分容易通過運動出汗、呼吸等形式大量丟失。 這兩個原因相加, 讓人體很難保持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 就引起了上火。

其次, 春分后白天時間變長, 很多人不會像冬天一樣早睡, 導致作息時間改變, 生活不規律, 容易上火。 在工作上, “一年之計在于春”, 春天往往是很多單位最繁忙的時候。 工作壓力變大, 久坐對著電腦、熬夜加班、睡眠不足、過度勞累都會損傷身體, 導致上火;心情郁悶、惱怒急躁, 也會引發肝火。 春季女性因為身體陰虛等原因, 上火的幾率通常比男性高。

最后, 不少人在春天到來之后, 還保持著冬天的飲食習慣,

比如愛吃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溫補的食物, 很容易引起內積燥火。 在穿衣上, 一些老年人也習慣“春捂”。 但溫度升高后“捂”得太過, 衣服沒有該減則減, 也會引起內火上升。

含片生姜能“滅火”

“春火”如果不及時滅掉, 不光是口角長瘡, 還會讓其他疾病趁虛而入。 專家指出, 春季也是流感、肺炎等流行病的高發期, 上火后人體質會變弱、抵抗力下降, 很容易感染上這些疾病。 該如何滅掉“春火”?專家們建議, 除了去醫院進行相關治療, 在生活中也可以試試以下幾招。

口舌生瘡含姜片。 切幾片生姜, 每天早上放入嘴中慢慢咀嚼, 能減輕疼痛。 也可以將10克菊花、5—10克金銀花, 用開水沖泡代茶飲, 一周之后就會好轉。

眼睛微閉能養肝。

閉目養神10分鐘左右, 就能起到滅火的作用。 飯后找個清靜地方端坐, 雙目微閉, 眼瞼下沉, 摒棄雜念;舌抵上顎, 吞咽津液;調勻呼吸, 然后進行深而緩慢的吐納, 氣守丹田。 還可用雙手食指端輕輕壓在眼瞼上, 微微揉摩, 至眼睛舒適即可。

頭暈耳鳴按鼓膜。 中醫推拿專家告訴大家, 內熱旺盛容易誘發耳鳴, 可用手掌堵住雙耳之后迅速離開, 反復多次, 通過“按摩鼓膜”來緩解;還可以可以每隔2小時, 點揉翳風穴一次。

綠茶苦丁助排毒。 綠茶是清熱排毒的好幫手, 如果上火現象嚴重, 也可以嘗試喝一些苦丁茶, 它能用來治療頭痛、牙痛、熱病煩渴。 喝到無味時, 還可以嚼食茶葉。

出門賞花心情好。 春季出門踏青、散步、爬山等活動, 能夠使人體氣血通暢,

怡情養肝。 想要肝火不旺, 首先就要養成樂觀開朗的心態。

蔬菜水果不能少。 蔬菜水果是最天然的“降火藥”, 比如草莓、梨、苦瓜、芹菜、冬瓜等。 此外, 還要少吃辛辣油膩刺激食物, 多補水才能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