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如何防止血液受污染?保健血液護生命

醫學界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類生存環境中現存的污染物, 可以通過人的呼吸道吸人等途徑污染人們的血液;工業排廢、汽車尾氣中排放的重金屬鉛、汞、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空氣中的飄浮物與農藥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許多病毒、細菌和黴菌等, 亦成為人類血液健康的最直接殺手。

一位元女士就職于一家化工企業, 且從事產品化驗工作, 長期接觸諸多對人體有害的化學試劑, 其中尤以苯、胺的慢性中毒為甚!如此, 血液健康問題已經向人們敲響了警鐘。

如何進行血液保健, 已成為迫在眉睫的熱點話題。

專家提醒, 人類保健血液就是在保護生命!

在血液保健這個問題上, 歷來存在著諸多漠糊的認識。 古人曾認為, 人的血液是由心臟“製造”的……然而,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 骨髓才是人體的造血器官。 據考證, 人的骨髓每秒鐘可以製造出1700萬個血細胞。 骨髓又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 具有造血功能的主要是紅骨髓。 除骨髓外, 人體的胸腺、肝、脾、淋巴組織等均能參與造血。

若進一步來講, 人的血液的主要成分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 血細胞主要由紅細胞、血細胞和凝血細胞構成。 紅細胞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 擔負著為人體輸送氧氣, 排除二氧化碳的功能;白細胞堪稱人體的衛士, 能夠吞噬外來的微生物和細菌等, 是^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血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

伴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推進, 使得人類在享受由自身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 又承受著緣此帶來的負面效應的陣痛:在城市開發建設中被污染的空氣和水源, 以及諸多有毒的化工製品, 正在悄悄地侵蝕著人們原本健康的血液;非科學的生活方式導致的各種“富貴病”, 以及不健康的行為方式, 也使得人們的血液遭受污染……

醫學界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類生存環境中現存的污染物, 可以通過人的呼吸道吸人等途徑污染人們的血液;工業排廢、汽車尾氣中排放的重金屬鉛、汞、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空氣中的飄浮物與農藥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許多病毒、細菌和黴菌等,

亦成為人類血液健康的最直接殺手。

那麼, 在日常生活當中應如何確認自己已患有血液方面的疾病呢——

1.經常會感到心悸、頭暈、胸痛、胸悶;

2.面頰蒼白、眼花、體虛疲乏、精神不振;

3.經常性口渴、尿少、體重持續下降;

4.頭髮枯黃、指甲變脆;

5.經常會有劇烈的頭痛;

6.無法擺脫吸煙、飲酒、嗜甜食等不良的生活嗜好;

7.平時極少運動;

8.無緣無故地會在身體某部位出現青紫斑;

9.食物中缺少水果和蔬菜;

10.長期患有慢性疾病;

11.長期生活在輻射超量的地區。

如果在自查中存有3~5種病理症狀, 就應當及時去醫院檢查, 確診自己是否已感染血液方面的疾患, 並在醫院進行系統、專業性的治療。

傳統的中醫診治理論認為, 對任何疾患的“防”應重於“治”。

為防止血液受到污染, 應力求做到——

1、要儘量減少血液受污染的機會, 儘量減少輸血次數及使用血液製品;不去非法采血點采血, 不使用共用注射針頭等。

2、儘量避免接觸化學毒物。 在一些化工企業中有很多生產原材料乃至於產品都可能對人體血液造成難以逆轉的毒害作用。 其中, 氨基和硝基苯可引發人體高鐵血紅蛋白白血症;砷化氫、苯胺、硝基苯, 可引起人體的溶血性貧血。 其中尤以砷化氫的毒副作用最為嚴重;抗腫瘤的諸多藥物及放射性物質, 可影響人體的造血功能;而放射性物質, 既能抑制人體骨髓的造血功能, 又能造成體粒細胞數量的減少。

3、保持肺部乾淨, 防止血液變髒。 要養成主動咳嗽的習慣。

于每天清晨或傍晚之時, 選擇空氣清新的室外, 先深呼吸一口氣, 吸氣時要緩抬雙臂, 然後突然咳嗽並迅速垂下雙臂, 迫使氣流從口、鼻處噴出, 可將侵入呼吸道的污染物以痰液的形式咳出。 如此反復做10次。

4、做到每天定時排便, 可清潔人體消化道, 避免因糞便在人體內蓄積過久而生髮毒素, 間接使人體血液變髒。

5、可以充分利用果蔬來排除血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