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女性肺癌上升 二手煙是兇手

不抽煙也遭殃!肺癌連續28年蟬聯臺灣女性癌症死亡率第1名, 其中約9成女性沒有抽煙的習慣, 卻因經常暴露在二手煙、煙塵等環境中, 以及家族病史, 造成非吸煙型肺腺癌的女性確診比例快速上升, 人數竟在20年內成長5倍。

不抽煙≠遠離肺癌 9成肺腺癌女性拒煙

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基銘表示, 臺灣健康署2011年癌症發生統計資料顯示, 臺灣每47.5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 時鐘比前一年快轉2分鐘;而肺癌位居臺灣癌症發生率第3名, 其中女性肺癌新發生個案, 從1991年1054例至2011年4121例, 相差近4倍。

需注意的是, 這些女性肺癌患者, 高達9成不抽煙, 打破“不抽煙=遠離肺癌”的刻板印象。

肺癌可粗分為“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兩種類型, 非小細胞癌又包含肺腺癌、麟狀上皮細胞癌、大細胞癌。 目前臨床, 約9成肺癌患者屬於非小細胞癌類型, 其中有抽煙習慣者好發麟狀上皮細胞癌, 以男生族群居多;而與吸煙較不相關者則是肺腺癌, 女性族群居多且絕大多數不抽煙。

女性肺腺癌4原因:特定基因、二手煙、油煙、家族史

為什麼女性不抽煙也會罹患肺腺癌?中研院彭汪嘉康院士表示, 東南亞女性的特殊基因是其中一個原因。

賴基銘醫師表示, 臺灣女性肺腺癌患者中, 6成有表皮細胞生長因數接受體突變的現象, 而國衛院也曾針對不抽煙女性的全基因組關聯性研究,

陸續找到第5號染色體TERT、第10號染色體的VTI1A、第6號染色體的ROS1-DCBLD1和HLA class II等4個肺癌易感基因位點。

除了基因之外, 二手煙和家族病史也是造成非吸煙女性罹患肺癌的重大原因。 臺灣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熊昭教授曾發表論文, 提到家中或工作地點若有一處為二手煙環境, 肺癌罹患風險將提高1.32倍;若兩處都是二手煙環境, 肺癌風險為1.78倍。

而女性或家庭主婦長期在廚房烹煮, 卻沒有使用抽油煙機的習慣, 或有使用習慣但排油煙機管線阻塞不通, 都會讓自身和家人暴露在廚房油煙中, 增加肺癌風險。 至於家族史, 未來罹患肺癌的機率可比一般人高5至7倍。

早期發現肺癌 定期做低劑量斷層掃描

肺癌早期篩檢和治療的存活率高, 臨床醫療統計, 1公分以下的肺癌腫瘤經手術切除, 5年存活率可高達85%至95%, 2公分以內切除的五年存活率也有70%至80%, 因此如何早期發現成為減少肺癌死亡率的重要關鍵。

哪些方法可以篩檢肺癌?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腫瘤科醫師陳育民表示, 在胸部X光、胸部斷層掃描、痰液、吐氣氣體或血液檢查等各種方法中, 目前經科學臨床證實有效的早期肺癌篩檢工具, 僅有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 美國研究發現可降低20%肺癌的死亡率。

建議長期暴露在二手煙、有家族史、曾罹患肺結核或職業環境暴露在高致癌環境的高危險族群, 應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非高危險族群或沒有出現肺癌症狀者,

則不需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以降低輻射和副作用的疑慮。

【6大肺癌症狀】

1.持續3周以上的慢性咳嗽。

2.痰中帶血。

3.老煙槍咳嗽型態改變。

4.聲音沙啞老是治不好。

5.胸痛、呼吸喘。

6.不明原因的肋膜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