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豬橫利的功效

豬橫利這個名字相信大家肯定很陌生, 我們就只知道肯定是豬身上的哪個部位, 那到底豬橫利能不能食用, 如果豬橫利可以食用, 豬橫利有什麼養生的功效嗎, 我們又該如何用豬橫利製作一道養生的菜肴呢, 豬橫利其實就是豬的胰臟, 豬橫利屬於豬的免疫器官。

豬橫利是長在豬的腹部之中, 豬橫利與豬場橫著連在一起的, 豬橫利只是因為像是一長舌, 所以廣東話就叫做豬橫利。 豬橫利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能夠健脾胃和助消化, 有養肺潤燥以及清除肝火的作用。

豬橫脷是豬的脾臟, 屬於免疫器官。 是長在腹部之中, 與腸道橫著連在一起的, 像是一長舌, 廣東話叫做“豬橫脷”(廣東人把嘴裡舌不叫舌, 叫“脷”;做生意虧了廣東話叫“蝕”, 與舌同音, 為了忌諱這個“蝕”, 改稱為“脷”;又因為那胰像橫著的長舌, 所以稱之為“橫脷”)。

性味:甘、平、無毒

歸經:入脾、肺。

功效:健脾胃,

助消化, 養肺潤燥, 澤顏面色,去肝火。

主治:脾胃虛弱, 消化不良, 消渴(糖尿病), 肺虛咳嗽, 咯血, 乳汁不通, 皮膚龜裂。

廣東人最喜歡用它來煲靚湯。

下面推薦幾款靚湯供參考:

1.赤小豆粉葛蜜棗豬橫脷湯

“穀雨”節氣後, 今日氣溫直指31℃, 且灰霾迷霧, 給人們十分悶熱的感覺。 因而今日居家靚湯宜赤小豆粉葛煲豬橫脷。

湯中赤小豆性微寒, 味甘, 入心、小腸經, 有利水消腫, 利濕退黃, 清熱解毒的功效;粉葛性涼, 味甘、辛, 入脾、胃經, 有生津止渴, 解肌退熱的功用;豬橫脷性平味澀, 入脾、胃經, 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亦是廣東民間常為煲湯的材料之一。 與夏日清熱湯品不同的是, 加上清燥潤肺的蜜棗, 使湯水更具利水、除煩、清潤的功效。

材料:赤小豆50克、粉葛750克、蜜棗6個、豬橫脷2條、豬瘦肉250克、生薑3片。

烹製:赤小豆、蜜棗洗淨;粉葛去皮、洗淨切片;豬橫脷洗淨, 刮去油脂, 並稍滾片刻;豬瘦肉洗淨, 不用刀切。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 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3小時, 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2.豬籠草赤小豆豬橫脷湯

豬籠草是兩廣民間清熱利濕的中草藥, 其性平味淡, 具清肺潤燥、行水解毒的功效。 如《陸川本草》說它“消炎、解毒、行水”。 《常用中草藥手冊》也指出它“清熱利濕, 化痰止咳。 治黃疸型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尿路結石、高血壓、感冒咳嗽、百日咳”。 以它配伍健脾滲濕的赤小豆煲豬橫脷, 為暑日潤肺陰、清肺熱的靚湯, 同時又能退濕、療瘡、清積去痰。 材料:豬籠草20克(若鮮品45克,

中藥店有售)、赤小豆50克、豬橫脷2~3條、生薑3片。 烹製方法:豬籠草洗淨, 浸泡;赤小豆洗淨, 浸泡;豬橫脷洗淨, 不用刀切。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 武火煲沸改為文火煲2個小時, 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叫做豬橫利, 豬橫利其實就是豬的胰臟, 豬橫利是可以食用的, 而且對於我們人體是有很好的功效的, 豬橫利的做法有很多種, 我們比較常的做法是用來煲湯, 上文也給出了兩種豬橫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