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常吃萵筍可以排毒

萵筍是飲食當中經常可以見到的一種食物, 不僅營養豐富還能具有效用的功效, 但是專家表示萵筍雖然好但是還有一些人群不能食用萵筍的。

萵筍的藥用功效

中醫認為, 萵筍味苦, 性微寒, 有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利氣、堅筋骨、去口氣、白牙齒、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和解毒的功效, 可以用於血尿、小便不利、產婦缺乳、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症。

萵筍含糖量低, 但含煙酸較高, 煙酸被視為胰島素的啟動劑, 因此, 萵筍很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同時, 萵筍水分高、熱量低, 可以緩和饑餓感, 達到減肥目的。

萵筍葉和萵筍汁的功效

萵筍葉的維生素C含量比莖高15倍, 因此不要輕易丟棄萵筍葉。

萵筍汁也大有用途。 萵筍嫩莖折斷後出的白色漿液有安神催眠作用, 萵筍的汁液還可增加胃液、膽汁和消化酶的分泌, 並刺激胃腸道平滑肌的蠕動, 可增加食欲、幫助消化和通大便。

兩類人不適合食用萵筍

現代醫學認為, 萵筍含豐富的糖類、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成分。 每500克萵筍含有鐵約12毫克, 與菠菜含量基本相同。

萵筍雖好, 但也不可多食。 有兩類人不適合食用萵筍。 一是萵筍苦寒, 凡脾胃虛寒者, 不宜多吃;二是有眼疾者也不適宜吃萵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