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孩子不長個勿聽信保健品宣傳

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這樣一個群體, 他們有的十幾歲甚至20多歲, 正處在青春年華, 但身高看起來卻如同兒童, 甚至幼兒, 這就是矮小癥患者。 我國矮小癥患者約有700萬, 但由于公眾對此知曉率低, 導致了得到正規治療的矮小兒童非常少。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 專家呼吁, 將每年的8月18日定為“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教育日”, 將每年的8月定為“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教育月”, 以喚起全社會對矮小癥等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疾病的關注。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組長、武漢同濟醫院兒科主任羅小平教授介紹,

只要是兒童身高低于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或每年生長速度低于5厘米, 就可以診斷為矮小癥兒童。 引起矮小的疾病很多, 如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性矮小、小于胎齡兒等。 相關數據顯示, 我國所有矮小人口中, 4-15歲需要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 然而, 目前我國每年因就診的患者不到30萬, 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患者不到3萬。

羅小平表示, 家長在面對孩子生長發育問題時普遍存在誤區, 如僅靠年齡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 而不是骨齡。 他介紹, 人體長高的關鍵在于骨的增長。 當相鄰的兩個長骨“粘”在一起, 即骨骼線閉合后, 大多數人就不會再長個。

女孩的骨骼線閉合年齡為15歲, 男孩則為17歲。 矮小兒童只有在此年齡線前接受治療, 繼續增高的可能性才更大, 年齡越大, 長高機會越小。

孩子不長個, 大多數家長都會錯誤地認為是缺營養、缺鈣導致的, 給孩子買各種增高保健品服用。 羅小平指出, 目前市面上標榜可以增高的保健品, 多是在營養方面做文章, 而矮小兒童大部分是疾病性生長落后, 原因在于生長激素缺乏, 這與保健品標榜的“營養長高論”有本質區別。 目前, 我國未審批過任何有增高功效的保健品。

他介紹, 目前世界公認的矮小癥治療方法是生長激素療法, 生長激素是促生長的最主要激素, 由腦垂體前葉分泌, 通過刺激骨骺軟骨細胞的分化、增殖、長骨生長使人體長高。

生長激素治療利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技術治療激素缺乏的矮小患者。 重組人生長激素化學結構與垂體產生的完全相同,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晨報孔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