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流行性腦膜炎發病後會有哪些表現

流行性腦炎是由於細菌感染造成的急性傳染病, 腦炎是會間接傳染給別的人, 成年人很少會出現, 但是兒童卻頻繁的發生, 因為腦炎細菌都是非常危險的, 會直接通過嘔吐物, 咳嗽中的唾液, 以及身體的分泌物傳播, 所以患有腦炎的孩子多數都是需要進行隔離的, 防止腦炎不受控制, 對身體造成許多的併發症, 流行性腦炎的患者應當要注意早發現早治療, 因為這種疾病的患者多數會有嚴重的休克, 昏迷不醒, 四肢冰冷, 失去知覺, 早期的治療是為了防止病情的加重, 避免病情持續惡化, 給身體造成負擔。

小兒應該怎麼預防流行性腦膜炎方法呢?

當健康小兒吸入帶菌的塵埃後病原菌首先侵犯呼吸道粘膜, 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狀, 有的小兒在上呼吸道感染時期就被控制了, 如不能控制, 細菌就進入血液迴圈, 形成菌血症。

這時表現為高熱、噁心、嘔吐,

皮膚出現瘀點、瘀斑為本病特徵, 主要分佈於肩、肘、臀等易於受壓的部位。 病原菌最終可侵及腦膜, 發展成腦膜炎, 出現腦膜剌激征和顱內壓增高, 如煩躁不安或嗜睡、抽搐、頭痛加劇、嘔吐頻繁、高熱不退, 嬰兒則表現為拒乳、兩眼凝視、高聲尖叫、前囟飽滿和腦膜剌激征。

暴發型流腦由於腎上腺皮質出血, 可出現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症狀, 如嚴重休克、面色蒼白、四肢冰冷、脈搏摸不到、血壓下降或測不出、心率快、心音低鈍、神志昏迷。 如及早發現, 及早治療, 本病治癒率較高。

一般死亡病例多為暴發型, 短期內死於嚴重休克或腦疝。 普通型病兒若早期採用適當治療可徹底治癒。 嬰兒時期症狀常不典型, 診斷較為困難, 如延誤治療, 即使存活, 也易發生後遺症。

流行性腦膜炎常見的併發症為關節炎、硬腦膜下積液或積膿。 後遺症有耳聾、失明、肢體癱瘓、智能及精神改變、腦積水等 。

流行性腦膜炎的預防需採取綜合性措施, 病人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在流行季節(2-4月)和地區, 要警惕流行性腦膜炎的發生, 千萬不能只當感冒來處理, 以免延誤病情。 密切接觸者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皮膚有出血點, 應按本病治療。

在流行地區, 應對接觸者進行藥物預防, 可用複方磺胺甲基異惡唑, 每日每公斤體重50毫克,

分2次口服。 目前在部分地區採用的A群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多糖菌苗, 對本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