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

中醫刮痧 美體保健的首選

在中醫技法成為美容美體、保健養生的新寵時的今天, 不少古老而又傳統的手法又成重新成為主角。 刮痧便是其一。
過去, 特別是在天氣轉熱的時候,

常看見有人拿著湯匙或只是徒手用指節、指背往另一人背上重複地刮, 刮出一道又一道紅紅紫紫的斑痕, 身體上不舒服的症熱便從這一道道的紅印痕中“刮”離身體。 “痧”就是人體內氣血淤積和阻塞, 一旦“不通”, 現代人流行說的“毒素”就會積累而引發病痛, 藉刮痧可以排毒、去除淤積。
刮痧的原理近似於足療, 不同穴位與經絡是不同的反射區, 即對應身體的某特定部位的健康, 刮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力度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由於不健康的部位刮起來會感到不平滑, 技師便能對症下手。 一般的刮痧都是通過對肩頸部位的刮, 讓緊繃、毒素過多的肌肉和身體得到緩釋, 古籍記載解釋就有“肩頸一松,
全身松”之說。
如今還有不少美容中心將刮痧運用到面部美容中去, 以水牛角配合精油按照皮膚經絡的紋理進行刮痧, 據說美白護膚的效果非常顯著, 還有助於防止肌膚老化, 消除黑眼圈, 令面色紅潤。

刮痧注意事項
1.刮痧不必強出痧。
2.小兒臼門未合者禁刮。
3、不要面向電風扇刮痧、儘量避風。
4.婦女懷孕者, 腹、腰、骶部禁刮。
5.下肢靜脈曲張者, 宜由下而上採取相應手法。
6.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謹慎刮試。
8.皮膚有感染瘡療、潰瘍、瘢痕或有腫瘤的部位禁刮。
9.怕疼的人, 可先泡熱水澡或熱敷再刮痧, 以減少疼痛。
10.要瞭解病情, 辯證施治, 審病求因, 確定刮拭的部位。
11.刮完在痧退後再刮痧, 平時可以補刮, 以加強退痧作用。
12.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銅錢、塑膠晶、瓷器、紅花油,

好得快)。
13.刮痧後, 會使汗孔擴張, 半小時內不要衝冷水澡, 可洗熱水澡, 邊洗邊刮無妨。
14.必須使用專門的刮痧油。
15.刮痧後喝一杯熱(溫)開水, 以補充體內消耗的津液, 促進新陳代謝, 加速代謝產作的排出。
16.
17.刮痧時, 有一定量的毛細血管出血, 滲到附邁組織, 然後再行吸收, 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種方法。
18.保健刮痧, 不必抹油, 不必刮出痧來, 從頭到足每個部位, 第條經脈, 都刮拭8次, 每天3-10分鐘, 自然達到強身健體, 延年益壽了。
工具、體位:刮痧板由水牛角製成, 形狀為長方形, 邊緣鈍圓。 背部刮痧取俯臥位, 肩部取正坐位。 刮拭後會出現青紫色出血點。
適應症: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