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夏季養生 重視細節是關鍵

專家表示, 夏季不注意養生保健, 病在秋季, 加重在冬天;反之, 在夏季保護好體內陽氣, 就能為身體秋冬的健康打下基礎, 整個秋冬季節順利度過。

夏季護陽秋冬都受益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節, 也是最容易損傷的時節。 ”專家指出, 夏季氣候濕熱, 高溫和潮濕容易對人體脾胃功能造成損害, 如果人們不注意保護陽氣, 在避暑、飲食時過分“貪涼”, 則會造成脾胃功能運化失調, 出現不愛進食、疲勞、腹瀉等症狀。

《黃帝內經》記載“夏傷於暑, 秋為瘧疾”, 意思是說夏天容易中暑, 如果被暑邪傷害, 也許當時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

但等到了秋天, 人體可能出現瘧疾等疾病。 所以在夏季注意調養身體各項機能尤為重要, 而夏季養生的關鍵在於“春夏護陽”, 就是宣導人們在夏季將身體陽氣調養充足, 使五臟功能協調, 秋季的腹瀉、冬季的咳喘都會減輕。 人們常說的“冬病夏治”與之是相似的道理。

區分寒熱對症調理

專家介紹, 不少患者出現口腔潰瘍、大便不通等症狀後, 認定自己是熱性體質, 自行服用牛黃解毒類的去火藥物, 或者吃綠豆湯等敗火的食物, 結果病情非但沒好, 反而越來越重。 醫生把脈後, 患者根本不是熱性體質, 而是寒性。 這是因為表現出來的“熱”性症狀並非實熱, 而是虛火上炎的表現, 這類患者在臨床中占到80%, 所以對於這種“虛症”的患者,

清熱、降火的藥物並不能治病, 而是要“熱以熱治、寒以寒治”。

中醫認為, 人的體質分九種, 一種正常體質叫平和質, 其他八種為偏頗體質。 但生活中九成人不瞭解自己屬於何種體質, 很容易在飲食調養上出現問題, 不僅病沒治好, 反而起到加重的作用。 所以區分寒熱、對症進補非常重要。

專家認為, 體質概念較為複雜, 百姓不必完全接受和領悟, 可以通過簡單的測評或診斷, 瞭解自己是平和體質、寒性體質還是熱性體質之後, 就能夠在日常飲食、調養方面更有針對性。 一般來講, 平和質人群是正常人群, 在體質上沒有偏頗, 在飲食上沒有特殊要求;寒性體質人群, 身體虛寒, 在夏季就要注意防寒, 避免著涼,

避免寒性食物和辛辣食物的攝入等;熱性體質人群, 則要適當進行清熱去火。

腫瘤患者要“養陽”

專家表示,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 夏季是非常關鍵的時節。 作為消耗性疾病, 很多腫瘤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抗腫瘤治療後往往血氣不足, 身體陽氣呈現出衰敗的特徵, 所以在夏季更應重視“養陽”。

對於消化道系統腫瘤(胃癌、腸癌、肝癌)患者來說, 大部分患者在術後表現為脾胃功能差, 臨床上出現脾虛、濕盛的症狀, 會出現口腔潰瘍、消化不良, 對消化道系統腫瘤患者來說, 在夏季要注意飲食調養。

70%乳腺癌疾病與患者情志因素有關, 不少乳腺癌患者在其他季節都很正常, 一進入夏季就出現煩躁、失眠等症狀, 心情的煩躁似乎“無法控制”。

專家表示, 其實這是與節氣的變化密切相關的。 對此, 醫生一般會用藥進行適當干預, 使病情早日恢復。 很多消化道腫瘤、婦科腫瘤患者在夏季都要注意情志調節。 生活習慣上順應自然陽氣變化, 夜臥早起, 使全身氣血通暢, 避免疾病上身。

最受歡迎保健熱文 經絡養生活氣血 人字拖加重腳負擔 睡姿好可去皺紋 臥室植物巧搭配 壓力過大信號 十個喝水習慣暴露出你是水盲 給宅人一族的10條養生經 日常使用手機接打電話的7大誤區 三種錯誤刷牙方法最糟蹋牙齒 面部表情過於豐富容易衰老 從疲勞走向疾病只需要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