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金耳環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病處方選》

【拼音名】Jīn ěr Huán

【別名】小洋紫蘇(《廣西植物名錄》), 盆上金耳環(《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病處方選》)。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小彩葉紫蘇的全草。 春、夏、秋季均可採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莖肉質, 高30釐米許, 方形, 淡紅色, 有節, 密被短毛。 葉對生, 三角狀卵圓形, 邊緣具青色或淡黃色圓齒, 基部截形, 上面中間暗紅色, 或淡青黃色, 被疏短毛;葉柄長1.5~4釐米, 淡紅色, 密被短毛。 總狀花序頂生, 花淡藍紫色或帶白色;萼鐘狀5裂;花冠唇形;雄蕊4, 2強, 花絲基部連成筒狀;雌蕊柱頭2裂。 小堅果平滑。

【生境分佈】生於溪谷、田野,

或為栽培。 分佈廣西、廣東、福建。

【功能主治】《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病處方選》:清涼解毒。 治瘡瘍。

【用法用量】外用:加黃糖搗敷患處。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