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感冒咳嗽如何用藥大有學問 不信來瞧瞧

一到換季時節, 氣溫的變化就容易引發感冒。 感冒後久治不愈的咳嗽最讓人煩惱。 然而, 面對琳琅滿目的止咳藥, 我們該如何選擇?選藥不對反而會加重咳嗽麼?

止咳、祛痰要分清

目前咳嗽藥物多為複方製劑, 不同的複方製劑中, 可能含有止咳藥、祛痰藥、抗過敏藥物、平喘藥、中藥等成分中的一種或多種。

含有止咳成分的咳嗽藥, 因其止咳作用阻礙了痰液的咳出有可能會加重感染、阻塞氣道, 而不適於有痰咳嗽。 該類咳嗽藥可分為中樞性與外周性止咳藥兩類。 中樞性的止咳成分常見如可待因、右美沙芬等, 適用於劇烈乾咳與刺激性咳嗽, 尤其適用於伴有胸痛的劇烈乾咳。 需注意的是可待因在長期、大量服用時, 有成癮性, 從2015年5月份開始國家已經明令作為第二類精神藥品管理。 外周性的止咳成分常見如苯佐那酯、那可丁、苯丙呱林等, 通過抑制咳嗽反射弧而發揮作用,適用於輕度刺激性乾咳與陣咳。

含有祛痰成分的咳嗽藥可分為噁心與刺激性祛痰藥、黏液溶解劑及黏液調節劑三類。 噁心與刺激性祛痰藥, 代表成分為氯化銨、愈創甘油醚, 通過刺激胃粘膜而引起噁心, 反射性的刺激呼吸道的黏液分泌, 從而使痰液易於咳出, 適用於痰少且粘滯, 不易咳出的情況, 用量不宜過大。 含黏液溶解劑如乙醯半胱氨酸的咳嗽藥適用於痰液粘稠, 難以咳出的情形。 含黏液調節劑如氨溴索的咳嗽藥, 則通過促進分泌低黏性的黏液, 使痰液變得稀薄, 從而易於咳出。

看清成份, 瞭解副作用

含有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氯雷他定的咳嗽藥, 適用於因接觸過敏原而引起的咳嗽。 由於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有一定的鎮靜、錐體外系作用及阿托品樣作用, 可引起嗜睡、口幹, 甚至誘發癲癇, 不宜長期服用。 在白天駕車、從事高空作業及精密儀器操作的患者, 應慎重服用。

含有平喘成分如麻黃堿的咳嗽藥, 可鬆弛支氣管平滑肌、適用於伴有輕度氣喘的咳嗽。

然而由於麻黃堿可引起焦慮、頭痛、心悸、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 不宜長期服用。 為避免服藥後失眠, 不宜晚上服用。

含有中藥如川貝、桔梗、甘草等成分的咳嗽藥, 一般適用於慢性的、輕微的咳嗽, 不適合用於急性咳嗽與劇烈咳嗽。 雖然傳統認為中藥成分較為溫和, 安全性較高, 但目前看來由於不良反應的未知性, 長期服用仍應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