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頭發黃?原來是缺鋅

前幾天新聞報道一女士帶著女兒去醫院接受微量元素檢查, 才知道女兒頭發枯黃是因為孩子缺鋅, 這幾年的“補鈣工作”都做錯了。

鋅鐵寶寶們體內鋅鐵正常值 :鋅 (參考值58.0---100.0)

缺鐵還是缺鋅不要盲目給孩子補充, 最好去醫院做一下微量元素的測試。

嬰兒缺鋅的癥狀及原因揭秘

缺鋅的癥狀是:厭食, 挑食, 頭發稀、黃、軟, 皮膚粗糙、多動。 睡眠不好,愛哭愛鬧

如果這個孩子在生長發育方面身高體重明顯低于同齡兒童, 這是缺鋅的表現。 其他也還有反復的口腔潰瘍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如果沒有缺鋅的表現何以不用補,

只是在飲食上注意一些, 一歲的孩子吃一些含鋅的東西比較好。

嬰兒缺鋅的癥狀:食欲減退、兒童生長受阻、皮膚改變、味覺減退、兒童性發育遲緩、行為異常(異食癖)。

寶寶缺鋅6大表現

1、消化功能減退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 缺鋅會影響舌黏膜的功能, 從而使味覺敏感度下降, 就使寶貝容易厭食, 有的還會出現異食癖, 比如喜歡吃泥土、煤渣等。

2、反復出現口腔潰瘍缺鋅的寶貝經常口腔里長潰瘍, 或者舌苔上出現一片片舌黏膜剝脫, 就類似地圖狀, 被稱為地圖舌。

3、生長發育變慢鋅是人體代謝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一旦缺乏就會影響細胞代謝, 妨礙生長激素軸的功能。 由此, 導致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使寶貝身材矮小。

4、免疫功能降低缺鋅會損害細胞的免疫功能, 使寶貝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比如經常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肺炎等。

5、智能發育落后缺鋅會使腦細胞中的DNA和蛋白合成發生障礙, 從而影響寶貝的智能發育。

6、化驗檢查鋅水平低缺鋅的寶貝, 血清鋅往往在11.47umol/L以下。

哪些寶寶易缺鋅呢?

根據國內外兒科醫學研究的結果, 有幾類孩子屬于容易缺鋅的高危人群, 應列為補鋅的重點對象:

1、母親在懷孕期間攝入鋅不足的孩子:孕婦的血鋅水平維持在89.4毫克/分升左右。

如果孕婦的一日三餐中缺乏含鋅的食品, 勢必會影響胎兒對鋅的利用, 使體內貯備的鋅過早被應用, 這樣的孩子出生后就容易出現缺鋅癥狀。

2、早產兒:如果孩子不能在母體內孕育足夠的時間而提前出生,

就容易失去在母體內貯備鋅元素的黃金時間(一般是在孕末期的最后1個月), 造成先天不足。

3、非母乳喂養的孩子:母乳中含鋅量大大超過普通牛奶, 更重要的是其吸收率高達42%, 這是任何非母乳食品都不能比的。

4、過分偏食的孩子:有些“素食者”, 從小拒絕吃任何肉類、蛋類、奶類及其制品, 這樣非常容易缺鋅, 因此, 應從小就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偏食, 不挑食。

5、過分好動的孩子:不少孩子尤其是男孩子, 過分好動, 經常出汗甚至大汗淋漓, 而汗水也是人體排鋅的渠道之一。 據測定, 一天中大汗淋漓可丟失鋅1.3毫克。

6、罹患佝僂病的孩子:這些孩子因治療疾病需要而服用鈣制劑, 而體內鈣水平升高后就會抑制腸道對鋅的吸收。

同時, 因為這樣的患兒食欲也相對較差, 食物中的鋅攝入減少, 很容易發生缺鋅。

7、一些特殊情況下的孩子:土壤含鋅過低, 使當地農產品缺鋅;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 一些疾病、藥物如四環素等與鋅結成難溶的復合物妨礙吸收。

如何預防缺鋅?

補鋅以食補為佳, 最好的方法是多吃動物肝臟、瘦肉、蛋黃和魚類等富含鋅的食物。 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不要盲目食用補鋅的保健品:對于不缺鋅的孩子來說, 額外補充有可能造成體內鋅過量, 從而引發代謝紊亂, 出現嘔吐、頭痛、腹瀉、抽搐等癥狀, 并可能損傷大腦神經元, 導致記憶力下降。 同時, 體內鋅含量過高, 可能會抑制機體對鐵和銅的吸收,

并引起缺鐵性貧血。 因此,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補鋅的保健品。

2.謹防藥物干擾:不少藥物可以干擾補鋅的結果, 如四環素可與鋅結合成絡合物, 維生素C則與鋅結合成不溶性復合物, 類似藥物還有青霉胺、葉酸等。 補鋅時應盡量避免使用這些藥物。

3.食品要精細:韭菜、竹筍、燕麥等粗纖維多, 麩糖及谷物胚芽含植酸鹽多, 而粗纖維及植酸鹽均可阻礙鋅的吸收, 故補鋅期間的食譜更適當精細些。

4.莫忘補充鈣與鐵:研究表明, 補鋅的同時補充鈣與鐵兩種礦物元素, 可促進鋅的吸收與利用, 以加快機體恢復, 因為三種元素有協同作用。 對于缺鋅嚴重的孩子來講,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補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