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身上這物不好必定百病叢生

氣血, 人之神也!

《黃帝內經》雲:

“氣血失和, 百病乃變化而生”, “氣血充盈, 百病不生”。

道醫理論認為, 人體後天的一切生命活動的源泉全在於氣血。

氣血通過氣道(經絡)、血脈與五臟六腑以及其他器官相連, 循行全身, 人體的五臟六腑、骨骼經絡, 乃至毛髮皮膚都必須依賴氣血的推動, 沒有氣血就沒有生命;反過來, 五臟六腑通過功能活動又能將飲食中的水谷精微化生成氣血, 它們之間相互化生、相互影響。

因此, 一旦氣血不正(氣虛血瘀、氣滯血瘀、氣道血脈不暢等現象, 道醫上統稱為氣血不正), 勢必會對五臟六腑產生不利影響, 五臟六腑受到影響, 功能就會衰弱, 出現腰膝酸軟、眼幹目眩、脫髮耳鳴、尿頻尿瀝等症狀。 如果不及時調理, 五臟六腑勢必長期受到傷害, 出現病理性損傷, 引發各種慢性病, 如糖尿病、脂肪肝、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 肝炎、慢性腎病、前列腺疾病、眼病等。

在道醫上, 凡是這些由氣血不正引發的疾病統稱為“氣血綜合症”。

1慢性肝炎

在道醫上, “肝藏血”, 如果出現血瘀、濕熱等情況就會加重肝臟負擔, 引起氣道、血脈不暢, 出現慢性肝炎;另一方面, 由於肝腎同源, 肝久病必傷腎, “腎主納氣”, 進一步加重腎氣紊亂。

故對本病應從調理氣血這個源頭入手進行治療, 同時滋肝補腎, 佐以清熱化濕, 方能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單純對肝臟用藥只會導致疾病更加難以治癒。

2慢性支氣管炎

“肺為氣之主, 腎為氣之根”, 腎主納氣, 如果腎氣不足, 不能助肺納氣, 肺氣上逆就會出現咳嗽、氣短、呼吸喘促等慢性支氣管炎症狀。 而一般這類疾病的發病原因都不是外因, 而是氣血不正所引發的腎氣不足, 久病之後, 氣滯血瘀越發嚴重, 肝腎越發虧虛, 症狀就更加明顯, 咳嗽、上氣不接下氣, 動則尤甚。 本病的治療應以預防復發為主, 其根本措施是在緩解期進行氣血同治, 兼顧調理腎氣, 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來減少感冒次數, 進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3慢性腎病

道醫學上把慢性腎功不全和其他腎病歸結為“水腫”、“虛勞”、“腰痛”、“血尿”等範疇, 病位主要在肺、脾、腎三髒, 關鍵是腎。 發病的主要因素是氣滯血瘀導致三髒功能衰弱, 不能很好的化生氣血, 久之必然導致腎臟生理功能失調和一些併發症狀。

協和腎病醫院的專家認為, 氣血同治、滋肝補腎是治療各類腎病的最基本法則。 在中西醫結合療法中, 服用一些既能補氣調血, 又能滋肝補腎的中藥, 如枸杞多糖 LBP 製劑, 不但能直接作用於腎臟, 保護腎臟組織, 減輕腎臟病理損傷程度, 改善腎臟結構, 增強腎功力, 加速人體新陳代謝與受損腎單位修復, 消炎、利尿、減少尿蛋白量, 抗凝、抗增生及纖維化。

4前列腺疾病

西醫上認為, 前列腺的機能受下丘腦──腎上腺──垂體的調節和控制。 這點與道醫對前列腺的認知極其相似, 道醫理論中掌管人體機能調配就是體內之氣, 通過經絡運行於五臟六腑、毛髮皮膚。 所以, 雖然引發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的外在因素和症狀雖然不盡相同,

但關鍵就是氣血不正。

前列腺炎, 道醫學將其歸屬為“精濁勞淋”、“氣血瘀滯”、“肝腎陰虛”等範疇, 發病多為勞傷腎氣、感受外邪或內外因素交織, 其根源就是氣滯血瘀, 治療當以調養腎臟和氣血同治的方式為主, 再輔以一定量的抗生素等藥物。

前列腺增生,道醫學將其歸屬為“淋病”、“癃閉”範疇,病因病機多為溫熱下注、氣機上逆、淤血凝聚。治療上主要選用滋肝補腎、氣血同治的中藥。

前列腺肥大,道醫學認為其病位在膀胱,瘀血阻滯,尿路不通,膀胱氣化不利──氣機不固、血脈不足引起。治療方法大致為:調血祛瘀,平氣通竅,清熱利濕,氣血同治是關鍵步驟。

前列腺增生,道醫學將其歸屬為“淋病”、“癃閉”範疇,病因病機多為溫熱下注、氣機上逆、淤血凝聚。治療上主要選用滋肝補腎、氣血同治的中藥。

前列腺肥大,道醫學認為其病位在膀胱,瘀血阻滯,尿路不通,膀胱氣化不利──氣機不固、血脈不足引起。治療方法大致為:調血祛瘀,平氣通竅,清熱利濕,氣血同治是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