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經常咳嗽胸悶是咋回事

由於現在吸煙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大氣污染等等因素的影響, 讓人們的心肺功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特別是一些工業比較發達的城市, 每天空氣當中都會彌漫著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等, 這些都是污染物。 如果長期吸入這些物質, 那麼就很可能引起一些呼吸系統疾病。 那麼, 經常胸悶咳嗽是怎麼回事?

胸悶、咳嗽考慮慢性支氣管炎的可能性比較大。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氣管, 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 臨床上以咳嗽, 咳痰或伴有氣喘等反復發作為主要症狀, 每年持續3個月, 連續2年以上。 早期症狀輕微, 多於冬季發作, 春夏緩解。 晚期因炎症加重, 症狀可常年存在。 其病理學特點為支氣管腺體增生和黏膜分泌增多。 病情呈緩慢進行性進展, 常併發阻塞性肺氣腫, 嚴重者常發生肺動脈高壓, 甚至肺源性心臟病。

1、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其原則是控制感染, 祛痰平喘為主。

(1)抗感染藥物:根據痰細菌培養對抗生素敏感試驗的結果進行抗感染藥物的選擇, 對未能確定病原菌者可採取經驗治療。 較輕的患者口服或肌注即可。 可選用青黴素G80萬U肌注, 2~3次/d;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複方磺胺甲噁唑), 每次2片, 2次/d;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頭孢氨苄2~4g/d, 分3~4次口服;頭孢拉定1~2g/d, 分4次口服;或環丙沙星0.25

g, 3次/d;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0.2g, 2次/d口服。 嚴重者應採用靜脈途徑給藥, 可選用青黴素G

400萬~600萬U/d, 氨苄西林6~8g/d, 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0.4g/d, 頭孢拉定、頭孢唑林4g/d或頭孢呋辛2.25g/d, 稀釋後分次靜脈滴注。 抗感染藥物的療程視病情輕重而定, 一般1~2周。

(2)支氣管擴張藥:常用者有抗膽鹼能藥物,

如異丙托溴銨(溴化異丙托品), 每次40~80μg;β受體激動藥, 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或特布他林(terbutaline), 每次100~200μg, 通過定量吸入器(MDI), 3~4次/d吸入;或以特布他林每次2.5mg, 或丙卡特羅每次25μg, 2次/d口服;茶鹼類藥物, 如氨茶鹼, 每次0.1g, 3次/d口服, 或茶鹼控釋片葆樂輝(protheo), 每次400mg, 1次/d口服, 或茶鹼緩釋片舒弗美, 每次0.1g, 2次/d口服。 嚴重者可用氨茶鹼每次0.25g稀釋後靜脈滴注, 2次/d, 亦可配合異丙托溴銨(溴化異丙托品)或沙丁胺醇溶液通過霧化器(nebulizer)吸入治療。

(3)祛痰劑:常用者有氨溴索(鹽酸溴環己胺醇), 30mg, 3次/d, 羧甲司坦(羧甲基半胱氨酸), 500mg, 3次/d, 溴己新l6mg, 3次/d口服。 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可用生理鹽水或2%碳酸氫鈉或N-乙醯半胱氨酸經霧化器霧化吸入。 以濕化氣道有利排痰。

2、緩解期的治療

其原則是增強體質, 提高抗病能力和預防復發為主。

可採用氣管炎菌苗, 每週皮下注射1次, 劑量自0.1

ml開始, 每次遞增0.1~0.2ml, 直至0.5~1.0ml為維持量。 一般在發作季節前開始注射, 如有效應堅持使用1~2年。 卡介苗多糖核酸, 隔日肌注1次, 每次1ml(含0.5mg), 注射18次為1療程, 可連用3個療程, 可減少感冒及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 亦可肌注人血丙種球蛋白, 每次5ml, 每2~4週一次, 於發病季節前用藥。 克雷伯肺炎桿菌提取的糖蛋白(必思添, biostim)口服, 首次治療8天, 2mg/d, 停服3周;第2次治療8天, 1mg/d, 停服3周;第3次治療8天, 1mg/d, 為1療程;或用肺炎鏈球菌、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等8種呼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凍幹提取物(泛福舒, broncho-vaxom), 每天空腹口服1次, 每次7

mg, 每月連服10天, 停20天, 連續3個月為1療程, 可提高免疫力減少呼吸道感染。 其他如甘露聚糖肽(多抗甲素)、酪蛋白(核酪)注射液等亦可選用。

建議經常出現咳嗽、胸悶症狀的人應該注重身體的鍛煉, 想辦法通過各種運動來加強自己的體質。 這樣身體的免疫力就會得到提升, 可以練練氣功, 打打太極拳。 還要注意個人衛生, 不要總是去那些烏煙瘴氣的地方, 不要與誘發疾病的因素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