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七招祛除煩躁擁有清涼夏天(1)

導語:胃口不好, 熱氣, 心煩氣躁, 情緒變化大等等現象是夏天非常常見的, 許多人都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夏天天氣造成的, 其實並不然。 會出現這些情況最主要的還是人們不注重心肺的養生保健。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祛燥的方法, 讓大家夏天可以解解燥氣。

1.該睡不睡肝火旺。

中醫師認為, 經常作息顛倒、長期熬夜的人, 通常情緒也不穩定。 因為11點至淩晨1點, 是臟腑氣血流動的時間。 這段時間, 血回流到肝臟準備儲存精氣(能量), 如果不睡, 等於強迫肝繼續分解工作, 能量無法被貯藏, 肝盛陰虛, 陰陽失和。

解毒、儲存和分解膽汁是肝臟主要工作, 長期虐待肝不給休息, 肝火上升, 易疲倦、氣虛體弱。 中醫藥古籍《內經》提到人體三寶, “精、氣、神”, 精足則氣充, 氣充則神旺。 反之, 氣弱則神傷, 精神容易不濟, 情緒也大受影響。 養精蓄銳, 就是這個道理。 別總熬夜, 適當午睡利健康。 良好的睡眠品質, 對解除“苦夏”十分重要。

2.不吃太“濁”食物。

夏天要吃清爽食物, 太濁的食物易加速心火旺, 增加身體重量, 精神昏沉。 中醫古籍記載, “常吃水裡遊的傷精, 吃地上走的傷氣, 吃天上飛的會傷神”。 料理方式也儘量清淡, 避免油炸、煎烤, 甜食熱量高應少吃。

3.少吃冰涼食物。

夏季我們以為冰涼食物就可以降溫, 卻忽略了體內溫度更高(有時高達37度), 突然喝下冰水往體內澆,

五臟六腑可受不了。 要消暑又鎮定神經, 不妨喝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或含水量多的水果。 不過, 胃寒者少喝, 可以多喝開水。 體質屬熱而虛的人, 不妨食用銀耳、蓮子或百合等涼補, 祛熱補氣。

4.多喝涼白開, 膳食多樣化。

夏天氣溫高, 人體消化液分泌減少, 胃酸降低, 食欲神經受到抑制, 飲食營養的調理和水分的補充至關重要, 同時還要注意膳食的多樣化。 一些新鮮的涼拌菜, 加些蒜泥、薑末、醋等調味品, 既可增進食欲, 又能預防腸道傳染病, 吃時切忌一次過量和過涼。

5.運動量別太大。

儘量從事溫和運動, 太激烈的運動造成大量流汗, 運動消耗性大, 流失大量體液等於流失大量體力, 心情也易煩躁不安。 打太極、氣功或元極舞都是不錯的靜心運動。

選擇和緩的運動, 保持呼吸平緩從容不迫, 身體內極細微的血管或經絡, 才有機會得到足夠養分。 聽音樂散步。 要保持恬靜的心理狀態, 不要過於激動, 更不要發怒急躁。 煩躁、心境不佳時可通過散步、聽輕快的音樂等方式來舒緩負性情緒。

6.先“氣和”再“心平”。

中醫養生很注重“氣和”, 氣順了, 轉化為足夠的活動能量, 身心獲得舒展放鬆, 心自然而然平靜下來。

7.養身也修性。

養生專家都強調“身心要雙修”, 當身體不好易影響心理, 心理一急躁, 身體就慢慢衰弱。 培養好的生活習慣, 逐步調節自己的脾氣、習氣和個性, 情緒比較能穩定。 從情緒養生的觀點來看, 真正的修行, 不是不要七情六欲, 而是要能完美駕馭大起大落的情緒。

最受歡迎保健熱文 經絡養生活氣血 人字拖加重腳負擔 睡姿好可去皺紋 臥室植物巧搭配 壓力過大信號 十個喝水習慣暴露出你是水盲 給宅人一族的10條養生經 日常使用手機接打電話的7大誤區 三種錯誤刷牙方法最糟蹋牙齒 面部表情過於豐富容易衰老 從疲勞走向疾病只需要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