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症狀:乘車恐怖症


乘車恐怖是指對乘坐汽車或乘車經過某一特定區域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恐懼、焦慮情緒, 以致害怕乘車的現象。

關於乘車恐怖的病因, 至今尚不太清楚。 但諸多看法認為, 乘車恐怖與患者過去的某一特定經歷有關, 對這一特定經歷的條件反射可能是誘發乘車恐怖的病理機制。 條件反射學說認為, 當患者遭遇到與其發病有關的某一事件, 這一事件即成為恐怖性刺激, 而當時情景中另一些並非恐怖的刺激(無關刺激)也同時作用于患者的大腦皮層, 兩者作為一種混合刺激物形成條件反射,

故而今後凡遇到這種情景, 即便是只有無關刺激, 也能引起強烈的恐怖情緒。 如患者經歷了一次車禍, 車禍才是導致恐怖的條件刺激, 而類似的汽車則是無關刺激, 由於這一恐怖情景的泛化, 類似的汽車也成了恐懼源了。

有位男性乘車恐怖症患者, 年近四十, 某企業會計, 家離公司乘車有半小時路程。 近20年來, 他都是乘公共汽車上下班, 從無暈車、噁心的反應。 一次歸家途中, 前邊一男青年騎自行車搶道猛拐彎, 公共汽車被迫緊急刹車, 乘客因慣性作用被弄得東倒西歪。 患者在車上站著, 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猛衝, 差點摔倒, 當時他嚇了一大跳, 從此, 一上車心裡就感到緊張、噁心。 逐漸便害怕乘車, 只好步行一個半小時去上班。

對乘車恐怖症的治療一般採用行為療法, 據專家介紹, 使用該療法治療各種恐怖症的治癒率在90%以上。 在進行治療時, 應先弄清患者產生恐怖的病因, 尤其是發病時的情景, 並詳細瞭解其個性特點、精神刺激因素, 然後來用適當的治療方法, 如系統脫敏療法、暴露衝擊療法。

如對上例的治療, 因患者起病于刹車時的衝撞, 病情發展于心理對事件嚴重性的想像, 再加之其有意回避, 恐懼感越來越重, 故可採用暴露療法。

首先, 心理醫生應圍繞“堅持乘車和回避乘車”的利與弊, 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使他認識回避的危害。 可以對其開導說:“當您回避乘車的想法實現以後, 這在心理上是一個大倒退。 今後要想再去乘車, 那困難就大了。

也就是說, 怕的感覺會更嚴重, 也許您認為“怕”字總和乘車有關, 其實不然, 這是心理問題, 是自己嚇唬自己。 如果在問題發生後, 您迅速壯起膽量, 堅持繼續乘車, 即便是有些緊張不安、心裡不好受, 抗過去也會習慣。 ”

待患者的認識初步提高後, 心理醫生即可決定讓患者實地乘車進行練習。 為了取得較好效果, 心理醫生應多加鼓勵, 使其克服不適感, 說明第一次成功的重要性,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隨後可進行暴露衝擊脫敏。 為使練習取得成功, 心理醫生可與患者一同乘車, 並各自坐在一邊, 裝作不認識。 車子啟動後, 患者仍會感到緊張, 如發抖、冒汗, 想離開座位找醫生等。 這時, 心理醫生應給予精神上的鼓勵, 直到終點站。

下車後, 心理醫生要鼓勵患者說:“今天您練習得不錯, 總算堅持下來了。 可以看得出, 您在車上確實很難受。 實踐證明, 您在焦慮時忍耐住不舒服的感覺, 焦慮症狀實際上就迅速減輕了。 這是您用行動戰勝困難的頑強表現。 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治癒您的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