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海螵蛸的功效與作用 除濕制酸止血斂瘡

導語:海螵蛸的功效與作用。 海螵蛸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內殼。 產于中國沿海如遼寧、江蘇、浙江等地。 原動物肉食性, 棲息於海底。 味鹹、澀, 性微溫。 歸肝、腎經。 功效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斂瘡。 臨床用名有海螵蛸、烏賊骨。 下面四季養生網小編向大家介紹, 海螵蛸的功效與作用。

海螵蛸的功效:

除濕, 制酸, 止血, 斂瘡。 治胃痛吞酸, 吐、衄、嘔血, 便血, 崩漏帶下, 血枯經閉, 腹痛症瘕, 虛瘧瀉痢, 陰蝕爛瘡。 收斂止血, 澀精止帶, 用於胃痛吞酸, 吐血衄血, 崩漏便血, 遺精滑精, 赤白帶下;潰瘍病。 外治損傷出血, 瘡多膿汁。

1、《本經》:主女子漏下赤白經汁, 血閉, 陰蝕腫痛, 寒熱症瘕, 無子。

2、《別錄》:驚氣入腹, 腹痛環臍, 陰中寒腫(一作丈夫陰中腫痛》), 又止瘡多膿汁不燥。

3、《藥性論》:止婦人漏血, 主耳聾。

4、《唐本草》:療人目中翳。

5、《食療本草》:主小兒大人下痢, 炙令黃, 去皮細研成粉, 粥中調服之。

6、《本草拾遺》:主婦人血瘕, 殺小蟲。

7、《日華子本草》:療血崩。

8、《綱目》:主女子血枯病, 傷肝, 唾血下血, 治瘧消癭。 海螵蛸研末敷小兒疳瘡, 痘瘡臭爛, 丈夫陰瘡, 湯火傷, 跌傷出血。 燒存性, 同雞子黃塗小兒重舌、鵝口, 同蒲黃末敷舌腫血出如泉, 同銀朱吹鼻治喉痹, 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膿及耳聾。

9、《要藥分劑》:通經絡, 去寒濕。

10、《現代實用中藥》:為制酸藥, 對胃酸過多、胃潰瘍有效。

海螵蛸的作用:

1、烏賊骨中所含的碳酸鈣, 可作止酸劑。 新鮮烏賊中所含5-羥色胺及另一種物質, 可能是一種多肽類(腦、腮、心含量較多)。 人食烏賊中毒可能即此物質引起腸運動的失調所致

2、抗輻射作用:對海螵蛸水煎液的抗輻射作用進行了室驗研究, 以鈷-60為輻射源, 劑量率158.5一172轉/分鐘,

照射劑量為700轉, 小鼠為625轉, 結果海螵蛸對照時動物30天存活率明顯提高, 對血中5-羥色胺的含量也顯示有益的作用, 而對血小板數量和骨髓DNA含量均無明顯改善。

3、促進骨缺損修復作用:在家兔雙側橈骨中1/3處用手鋸造成1cm全缺損, 分別植進高壓消毒的陳年海螵蛸、新鮮海螵蛸, 不植任何物體和植自體骨進行比較。 術後2周、4周攝X線片檢查, 8周時宰殺, 標本剝除軟組織後攝片並做病理切片檢查。 發現海螵蛸有明顯的促進骨缺損修復作用, 其中陳年海螵蛸的這種作用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