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西醫對荔枝的分析

荔枝在我們這裡也許只是一種水果, 而在醫界人手裡, 它則是醫用良將, 可治多種病疾。 而醫分中、西兩部分, 那中西醫對荔枝的分析都是什麼結論呢, 看看下面介紹吧!

1、中醫總結:

無患子科喬木植物荔枝的果實。 又稱丹荔、麗枝。 品種較多, 有一品紅、釵頭、滿林香、十八娘等三、四十種。 我國福建、廣東、廣西、臺灣、四川、雲南等地均有分佈。 夏季果實成熟時採收, 剝去外殼, 取假種皮(荔枝肉)鮮用, 或將果實乾燥後, 剝去假種皮(荔枝幹)用。

【性能】味甘、微酸, 性平, 無毒。 生津止渴, 益肝, 補脾, 益血。

【參考】荔枝肉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 葉酸、檸檬酸、蘋果酸、鈣、磷、鐵、精氨酸、色氨酸等成分。

【用途】用於胃陰不足, 口渴咽幹;脾虛少食, 或腹瀉;血虛心悸。

【用法】生食, 煎湯, 或浸酒服。

【附方】荔枝紅棗湯:荔枝幹15g, 大棗30g。 加水煎湯服。

本方有補脾益血作用。 用於氣血虛虧, 少食乏力等。

2、西醫營養論:

荔枝甘溫而香, 通神益智, 填精充液, 辟臭止痛

味甘、酸, 性溫, 有補脾益肝、生津止渴、解毒止瀉等功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常食荔枝, 補腦健身……”《隨身居飲食譜》記載:“荔枝甘溫而香, 通神益智, 填精充液, 辟臭止痛, 滋心營, 養肝血, 果中美品, 鮮者尤佳。 ”

現代醫學認為, 荔枝含維生素A、B1、C, 還含有果膠、游離氨基酸、蛋白質以及鐵、磷、鈣等多種元素。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荔枝有補腎、改善肝功能、加速毒素排除、促進細胞生成、使皮膚細嫩等作用, 是排毒養顏的理想水果。

荔枝有大量葡萄糖、蔗糖、果酸等, 含蛋白質5克、磷118毫克、鐵4.4毫克、鈣30毫克, 還有多種含氮物質、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 這些成分都是防癌保健的必需物質, 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

對腦細胞有一定補養作用, 對大腦皮質有鎮靜作用, 因而對增強記憶、減輕大腦緊張疲勞特別有效。

中、西醫有著同一的目地, 不現的運用, 認知結論也有同與異。 但最終的論證都表明荔枝在醫界的良好用途。 能跨於中、西兩者上, 足以看出荔枝的好, 所以大家平時要常吃一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