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大便浮油是腸癌嗎?其實隱藏這4種疾病

糞便浮油恐油脂攝取過量 低脂飲食5要點助改善

人體在正常飲食下, 每天都會透過糞便排出2-6公克的脂肪。 只是一般情況下,

糞便中的脂肪含量不多, 而不易察覺。 不過, 若排便後可明顯看出大便浮油的情形, 就可視為“脂肪瀉”症狀。 需留意日常飲食是否攝取了過量的油脂(每天超過100公克);或是, 近期使用肛門塞劑、過量的軟便劑, 都有可能使脂肪排泄量增加。

所以一般建議, 若發現自己突然出現疑似脂肪瀉的情形, 不妨可試著改變飲食型態, 遵照下列5大要點改采低脂飲食, 觀察是否能減緩油便現象:

第1點:不喝全脂奶類, 改喝低脂或脫脂奶.如果有乳糖不耐症, 可選擇無糖的低脂優格或優酪乳。

第2點:避免食用炒麵、炒飯、燒餅、鍋貼、油條、煎包等含油量高的食物, 改吃白飯、吐司、饅頭、馬鈴薯、冬粉等油脂含量較少的澱粉類。

第3點:肉類儘量選擇瘦肉, 去掉皮和油脂,

避免肥肉、三層肉、蹄膀、豬皮、雞皮。

第4點:許多調味料, 像是沙茶醬、豆瓣醬、芝麻醬、花生醬、沙拉醬等油脂含量都非常高, 需特別注意攝取量。

第5點: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 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

控制飲食仍排油便?當心隱藏4種疾病隱憂

除了建議從改變飲食習慣著手,

來檢視造成大便浮油的原因是否和不當的飲食型態有關外, 事實上, 飲食中攝取的油脂進入人體後, 主要是由胰臟分泌的胰脂解酶, 配合膽囊分泌的膽汁, 把油脂分解成更小的分子, 才能被腸道有效的利用吸收。 因此, 若減少攝取油膩食物, 仍持續有油便的話, 就可能與胰臟疾病、腸炎、膽結石等疾病, 造成胰臟和膽囊機能無法正常運行、腸道吸收力不佳有很大的相關性。 而其中又以下列4大因素最常見:

因素1:胰臟炎、胃切除, 造成消化功能不良。

因素2:膽道疾病、膽結石、肝硬化等疾病造成膽汁分泌不足。

因素3:因口瘡、腸炎等疾病造成腸黏膜病變而影響吸收。

因素4:家族遺傳脂化能力低落, 乳糜微粒形成和運輸量少。

因此, 蔡怡瑄營養師強調, 民眾如果除了脂肪瀉症狀外, 同時合併腹痛、腹脹、腹瀉、大便出血、體重減輕等症狀, 就應該立即尋求肝膽腸胃科醫師的幫助, 確認病因即早治療較有保障。

大家如果除了脂肪瀉症狀外, 同時合併腹痛、腹脹、腹瀉、大便出血、體重減輕等症狀, 就應該立即尋求肝膽腸胃科醫師的幫助, 確認病因即早治療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