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頭孢唑肟鈉有什麼用?

各種細菌病菌每天都存在於我們的身邊, 稍有不慎我們的身體便會被病毒入侵, 誘發這樣或者是那樣的疾病。 在治療這類疾病時, 藥物的主要作用就是抗菌。 臨床上常見的抗菌藥物就是頭孢唑肟鈉, 它對於呼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敗血症等都有療效。 那麼頭孢唑肟鈉應該吃多少最好?

適應症

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敗血症、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感染、肺炎鏈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腦膜炎和單純性淋病。

劑量與用法

1.成人常用量:一次1~2g, 每8~12小時1次;嚴重感染者的劑量可增至一次3~4g, 每8小時1次。 治療非複雜性尿路感染時, 一次0.5g, 每12小時1次。

2.6個月及6個月以上的嬰兒和兒童常用量:按體重一次50mg/kg, 每6~8小時1次。

3.腎功能損害者: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需根據其損害程度調整劑量。 在給予0.5~1g的首次負荷劑量後, 腎功能輕度損害的患者(內生肌酐清除率Clcr為50~79ml/分鐘)常用劑量為一次0.5g,每8小時1次, 嚴重感染時一次0.75~1.5g, 每8小時1次;腎功能中度損害的患者(Clcr為5~49ml/分鐘)常用劑量為一次0.25~0.5g,每12小時1次, 嚴重感染時一次0.5~1g, 每12小時1次;腎功能重度損害需透析的患者(Clcr為0~4ml/分鐘)常用劑量為一次0.5g, 每48小時1次或一次0.25g,每24小時1次,

嚴重感染時一次0.5~1g, 每48小時1次或一次0.5g, 每24小時1次。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後可不追加劑量, 但需按上述給藥劑量和時間, 在透析結束時給藥。 該品可用注射用水、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後緩慢靜脈注射, 亦可加在10%葡萄糖注射液、電解質注射液或氨基酸注射液中靜脈滴注30分鐘~2小時。

不良反應

1.皮疹、瘙癢和藥物熱等過敏反應、腹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2.鹼性磷酸酶、血清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暫時性血膽紅素、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3.貧血(包括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或血小板減少少見。

4.偶見頭痛、麻木、眩暈、維生素K和維生素B缺乏症、過敏性休克。

5.極少數病人可發生黏膜念珠菌病。

6.注射部位燒灼感、蜂窩織炎、靜脈炎(靜脈注射者)、疼痛、硬化和感覺異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