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右腳後跟疼是預示什麼?

當我們的身體有疼痛感的時候, 就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了。 除非是受到外傷, 否則一般都是疾病惹的禍。 比如有的人在生活中會出現右後腳後跟疼痛的症狀, 如果不是因為走路太多或是久站導致的, 便認為這是痛風。 實際上, 這種症狀與很多疾病有關, 比如骨刺和關節炎等, 都可能引發。

腳後跟痛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腳後跟痛的原因有很多, 不過究其根本原因, 那就是“炎症”, 這裡的炎症指的是“無菌性炎症”。

1、跟骨骨刺

多見於老年患者, 當有足跟痛時, 經過拍攝X光片, 可以發現跟骨結節處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

隆起的骨刺, 容易使局部組織受到摩擦、勞損, 產生無菌性炎症, 其足跟疼痛的程度與局部炎症反應的輕重有關, 而與骨刺大小無直接關係。

2、距骨下關節炎

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後, 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 X射線照片上前跗竇處, 負重時疼痛加重。

若保守治療失效, 則應進行跟距關節融合術。

陳舊性跟骨骨折或少見的跟骨腫瘤或結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 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 有類風濕性脊椎炎, 壓迫骶神經根的腰椎間盤突出, 發生在小腿的脛神經擠壓等。

3、足底部筋膜炎

足底部筋膜炎引起的腳跟痛很常見。 一般早晨起床或久坐後足跟著地站立時, 足跟出現疼痛。 剛行走時疼痛加劇, 走幾步後疼痛有所緩解, 但隨著步行距離或站立時間的增加, 疼痛又會加劇。

對於足底肌筋膜炎, 目前的處理措施以保守治療為主, 常用的治療方法如下:

1). 去除病因:如消除炎症反應等;

2). 改善局部血供:推拿、按摩、恰當的冷敷或熱敷等有一定效果, 但如果不能避免長時間長距離的行走或者久站等誘因, 復發率高;

3). 鎮痛:使用消炎鎮痛類藥物;

4). 消滅觸痛點:對疼痛結節的封閉治療或者超聲衝擊波治療也有一定的效果。

4、跟骨骨突炎

常發生於8~12歲的男孩, 病變與小腿脛骨結節骨突炎相似, 是在發育過程中, 未癒合的骨骺受肌腱牽拉引起的症狀, 疼痛在跟腱附著點下方, 可雙側同時發病。

5、跟骨後滑囊炎

一些喜歡穿高跟鞋的女性比較容易出現, 由不合適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 滑囊壁可變肥厚, 囊內充滿滑液, 局部腫脹, 並有壓痛。

6、過度使用腳部

過度疲勞也會導致腳後跟痛,

例如一些人逛街一逛就是一天, 這樣過度使用腳部很容易引起腳後跟痛, 況且還有一些鞋子不合適的, 更會加重這種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