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一清二白四個好,一百歲都還不顯老

人的壽命為100~175歲。 這是科學家根據細胞學、胚胎學、遺傳工程學、神經學、基因學等學說研究出的成果而規定的,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呢,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無知, 不重視保健。

我們觀察了33個100歲以上的老人和50多個98歲—99歲的老人, 總結出一個世界長壽秘訣:一清二白四個好。

一清

就是清淡飲食, 菜多肉少, 這麼多的長壽老人中100%的飲食清淡, 喜愛玉米粥、綠葉蔬菜、稀飯等五穀雜糧, 吃肉很少甚至戒肉。

102歲高齡去世的老中醫姜通, 在101歲時身體還很健壯, 每天堅持問診, 走路健步如飛。 他的養生之道是50年不吃米, 減少澱粉的攝取;多吃蔬菜和深海魚;每天喝牛奶;不吃紅肉;每週燉一鍋土雞進補。

二白:白開水, 白午覺。

大多的長壽老人也沒有一個喝純淨水的, 98%以上是喝白開水, 中老年人要健康長壽, 每天必須堅持做到十四個“一” 一瓶開水 即一暖瓶白開水。

就是說一個健康的人, 每天要喝7-8杯水。 有些人身上無光澤, 過早衰老, 是與身上缺水分不開的。

這七八杯水怎麼分配?最好是:早晚各飲一杯半到兩杯, 剩餘的在上下午、飯前飯後飲。 為何要強調早晚飲呢?晚上喝水能稀釋血液, 保證一夜之間血液不黏稠,

減少腦血栓、腦梗塞疾病的發生。

白天午休一到兩個小時, 也是長壽老人的好習慣。 據瞭解, 長壽老人絕大部分喜歡午休。

四個好

第一心態好:命順

人的健康長壽15%取決於遺傳, 10%取決於社會條件, 8%取決於醫療條件, 7%取決於自然環境, 而60%則取決於個人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 心態良好者, 善於自我調攝, 保持良好情緒, 可以避免“遭命”(60歲以下), 改善“隨命”(60~80歲以下), 爭取“正命”(80歲以上), 快快樂樂活百歲。 良好的心態是人身的健康之源、自強之本、長壽之根。

歷史學家周穀城先生享壽近百歲。 他90壽辰那年, 講述了他的長壽秘訣, 他只說了“順其自然, 不背包袱”八個字。 凡遇不如意事, 任其來去, 自己不背苦惱憂慮“包袱”,

否則勞心傷神, 有害健康。

第二人緣好:相互幫助

世界最長壽的人——130歲的阿麗米罕, 一有時間就到鄰居家串門逗孩子玩;106歲的努爾艾拉, 鄰居家有什麼事, 她總是不請自到的去幫忙。

▲阿麗米罕

再者, 長壽老人的子女很孝順, 他們的兒女大部分都是滿頭白髮的古稀老人,

但在這些百歲壽星面前, 仍然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孩童, 無微不至地照料著壽星。

第三鍛煉好:增加7年的壽命

很多長壽老人, 年輕時家庭貧寒, 辛勤勞作造就一副好身板, 即便上了歲數, 也長期堅持鍛煉。

德國索爾布呂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每天散步25分鐘可增加7年的壽命,

經常運動能降低一半死於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即使人們從70歲開始鍛煉, 他們在80歲時患上房顫的概率, 在同齡人群中也只占1/10。

第四睡眠好:能吃能睡, 福氣多多。

起居有規律, 睡眠品質好。 這些老人都有非常好的起居規律, 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

美國抗癌協會的調查表明, 每晚平均睡7~8小時的人, 壽命最長;每晚平均睡4小時以下的人, 有80%是短壽者。

老人應在每晚12點前睡覺, 晚上睡覺的時間有7小時, 甚至5.5小時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