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讓米飯好吃100倍的絕招

米飯是中國人飯桌上最常見的主食, 怎樣才能蒸出一鍋鬆軟可口、清香四溢的米飯呢?這其中還是有不少學問的。

米水比例要恰當

蒸之前, 先把米在冷水裡浸泡1個小時, 讓米粒充分吸水, 這樣可以縮短加熱時間, 減少營養損失。 若蒸白米飯, 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 一般水高出米2~4釐米比較合適。 加水太多, 米飯過於爛軟, 沒有口感, 水太少的話, 蒸出的米飯會太硬, 還有可能夾生。 如果是大米裡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糧, 則要適當多加水, 因為粗糧很“吃水”。

淋些油, 加2毫升醋

在蓋上鍋蓋之前, 加入半湯勺植物油, 可使做熟的米飯油潤透亮, 顆粒分明。 自來水中的氯氣對米中的B族維生素有破壞作用, 因此在蒸飯前滴入2毫升米醋, 能保護維生素, 同時還可讓蒸出的米飯鬆軟清香, 並減慢米飯在炎熱季節變餿的速度。 此外, 醋有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效果, 可以避免血糖過快上升。 用檸檬汁或柑橘汁代替醋也能達到上述效果, 並且能消除米飯中不新鮮的氣息。

電飯煲檔位要選好

現在很多品牌的電飯煲, 僅蒸飯功能就有多個檔位, 讓很多人無所適從。 一般來說, 不同檔位煮出的米飯有所差別, “米飯”一檔煮出來的米飯口感軟硬度適中;“快煮”也是軟硬適中, 但速度上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時間, 非常適合上班族;“偏軟”煮出的米飯口感含水量比較多但不會黏牙, 適合家裡有老年人的使用;“偏硬”檔煮的米飯顆粒飽滿, 適合年輕人吃。

蒸好後再燜5分鐘

一般情況下, 當電飯煲“跳閘”就說明米飯已經熟了, 但如果這時候打開蓋子盛飯, 會發現表層的米飯很稀, 而鍋底則緊緊粘著一層鍋巴。 這層鍋巴不僅無法盛出來, 也很難清洗。 正確的做法是, 當加熱開關跳至保溫開關之後, 不要馬上拔插頭, 讓它處於保溫狀態5分鐘,

拔完插頭後讓米飯繼續燜5分鐘, 這樣蒸的米飯吃起來口感更好, 而且還不容易粘鍋。

變著花樣吃米飯:茶水燒飯

想吃到清香撲鼻的米飯, 用茶水燒飯就可以獲得色、香、味俱佳的飯食。 茶水燒飯還有去膩、潔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好處。 中老年人常吃茶水米飯,

可軟化血管, 降低血脂, 防治心血管病。

茶水燒飯的方法很簡單。 先將茶葉1克至3克, 用500克至1000克開水浸泡4分鐘至9分鐘, 取一小塊潔淨的紗布, 將茶水過濾去渣後待用(隔夜茶水不宜用);將米放入鍋中, 洗淨, 然後把茶水倒入飯鍋中, 使之高出米麵3釐米左右, 煮熟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