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飲食結構不合理致胃癌低齡化

胃癌一般多見於中老年人, 但近年來胃癌逐漸出現低齡化趨勢, 此前診治過的最年輕胃癌患者僅為16歲。 對於日漸呈現的胃癌低齡化趨勢, 上海虹橋醫院胃腸疾病醫生胡亞平認為, 這與都市人群不良作息、飲食結構不合理、進食過快過燙、長期飲酒抽煙, 胃腸不適以漠視應對等有很大關係。

不少人因為對自己的疾病沒有深入的認識, 或抱有僥倖心理, 往往只是對症治療而沒有進一步去檢查病因, 以為只有劇痛才表示胃病已出現癌變。 其實, 一些上腹不適症狀, 如輕度胃部疼痛、膨脹沉重感、心窩部隱痛等都是胃癌的早期信號。

此外, 如果癌變發生在胃竇部, 可發生十二指腸功能改變, 出現節律性疼痛。 而這種症狀與胃潰瘍極為類似。 如果主觀地認為那僅僅是胃潰瘍而自行服藥, 容易耽誤正確的治療。

因此胡亞平醫生特別提醒大家, 未患胃病的人, 一旦出現黑便更應警惕胃癌的可能。 特別是在一般飲食控制或服用胃病藥物後也不易止住時, 應及時前往醫院接受檢查。 另外, 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貧血也是胃癌進展的明顯表現。 若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規律發生改變, 或在治療後反復發作, 也必須提高警惕。

胃癌的早期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常被誤判為胃潰瘍、胃內單純性息肉、良性腫瘤、肉瘤、胃內慢性炎症。

因此, 經正規治療而效果不理想, 並且逐漸消瘦的患者, 應該考慮胃癌的可能, 如能短期內複查胃鏡, 對病變部位進行活檢, 可減少誤診, 達到早期干預、及時防治的目的。

(實習編輯:鄧惠紅)

返回保健首頁 我來評兩句 網友評論: 已有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