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中醫 小兒脾虛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在中醫看來, 脾胃功能強的人身體抵抗力就比較強, 就不容易生病, 反正身體抵抗力就比較差, 有些小兒面色萎黃、容易感冒,

這就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那麼, 小兒脾虛該怎麼調理治療?看看下面中醫的介紹。

一、小兒脾虛的病症

小兒脾胃虛弱證, 多因乳食不節, 反復患病, 或大吐, 久瀉, 損傷脾胃所致。 亦有先天腎氣虛弱而致生後脾胃虛弱者。

患兒常表現為面色萎黃, 形體消瘦, 神疲懶言, 食減納呆, 食後腹脹, 大便溏薄, 肢體倦怠, 舌質淡紅而嫩, 舌苔白, 脈濡弱或指紋淡紅。

二、小兒脾虛的食療

治療法則:甘溫益氣, 健脾養胃。

1.紅棗小米粥:取紅棗10個, 小米30克, 先將小米清洗後上鍋用小火炒成略黃, 然後加入水及紅棗用大火燒開後小火熬成粥食用。 適用於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脾虛小兒。

2.蓮子山藥粥:取蓮子30克, 山藥80克, 粳米50克。 將蓮子去皮及心, 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

適用於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

3.沙參麥冬扁豆粥:取沙參10克, 麥冬10克, 扁豆15克, 粳米50克。 先將沙參、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 將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 適用於手足心熱、便幹的脾陰虛小兒。

4.四君子湯:人參10克、白術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本方適用於脾胃氣虛而致面色萎黃, 語聲低微, 乏力少食者。 水煎, 取汁150-250毫升, 每日一劑, 視患兒年齡大小, 分多次喂服, 宜食前溫服。

三、小兒脾虛的其它中醫療法

針灸

1.針刺:取穴隱白、足三裡、胃俞、脾俞。 用撚轉補法操作。

2.灸法:(1)用艾條灸氣海, 溫和灸10-20分鐘。 (2)用燈草灸:用燈草蘸油茶, 點燃一端, 灸長強穴, 治療嬰幼兒慢性腹瀉, 一般灸一次後止瀉, 若不止, 隔3-5天重複一次。

推拿按摩

補脾經、補大腸、推三關,

推上七節骨, 按揉三裡, 捏脊。 食少者, 加分推腹陰陽, 揉板門。 腹脹加揉中脘、天樞。 腹痛加揉中脘、拿肚角。 每日或隔日一次, 六次為一療程。

四、小兒脾虛的護理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保證小兒充足的睡眠, 糾正不良的衛生習慣及偏食, 僻食。 適當安排戶外活動, 增進食欲, 提高脾的運化功能。

2.預防各種傳染病, 積極治療先天性疾病及慢性疾病, 以保證供給小兒充足的營養和減少消耗。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小兒脾虛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中醫對於小兒脾虛有長期的研究, 小兒脾虛的話可以試試中醫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