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對抗抑鬱症 服藥不是唯一方法

“抑鬱”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叫做“憂鬱”, 在西方古代的文字資料中就已經有了關於抑鬱症的記載, 當時的治療方法有放血、洗浴、按摩、聽音樂、喝驢奶等。 到了20世紀初, 人們對抗抑鬱症的手段也變得越來越“兇猛”, 例如服用嗎啡、可卡因等麻醉劑, 採用電擊療法或是進行腦葉手術。 直到20世紀70年代, 才有了百憂解這種“神奇”的抗抑鬱藥。

現在市面上抗抑鬱的新藥層出不窮, 但基本上都是以抑制大腦中樞神經對5-羥色胺的再吸收為基本原理。

但是, 是不是得了抑鬱症, 就該馬上服用抗抑鬱藥物?是不是服用抗抑鬱藥物,

就可以提高血清素水準, 從而消除抑鬱症了呢?

科學家們發現, 大約30%的抑鬱症患者對抗抑鬱藥有耐受性。 因此, 有一種觀點認為, 血清素水準不足不過是一種表像, 而造成血清素不足的原因, 才是導致抑鬱症發生的幕後真凶, 而某些炎症就可能是元兇之一。

為了搞清楚30%抑鬱症患者對抗抑鬱藥有耐受性的原因, 以及炎症與抑鬱症之間的關聯, 巴黎內克爾醫院、聖安娜醫院的專家聯合發起了一項研究。 研究結果指出, 肥大細胞增多症會導致血清素的減少。

肥大細胞增多症是一種罕見的病症, 表現為肥大細胞的堆積。 肥大細胞是人體器官中一種先天性免疫細胞, 過敏反應就是由這種細胞引起的。 肥大細胞增多症的患者在生理上表現出的症狀有:長痘子、骨骼病變、呼吸困難、消化不良以及肝臟問題。

精神上的症狀則表現為:抑鬱、疲勞、焦慮、暫時性健忘, 並且對常規抗抑鬱藥表現出耐藥性。

不過, 服用抗抑鬱藥並不是對抗抑鬱症的唯一方法。 著名的醫學雜誌《英國醫學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 即使是對於嚴重的抑鬱症患者, 除了吃藥之外, 還有其他有效的方法, 例如心理療法。

事實上, 許多研究分析都指出, “行為-認知”療法的功效不啻是二代抗抑鬱藥。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從1500多名有嚴重抑鬱症的患者中隨機挑選了11個分別採用二代抗抑鬱藥物和“行為-認知”療法治療的病例進行了比較, 結果發現這兩種治療方式從統計學上看,

無論是在患者的反應、病情緩解情況或者抑鬱程度改變方面都沒有明顯區別。

對於嚴重的抑鬱症患者來說, “行為-認知”療法不會被單獨採用, 它一般和抗抑鬱藥搭配對患者進行治療。 “因為在採用心理療法時, 患者需要成為參與者, 但是, 一個患有抑鬱症的病人通常都會有放棄治療的傾向。 在病情最嚴重的時候, 患者是絕對消極的, 認為自己無藥可醫。 這個時候, 藥物的介入就十分必要。 ”巴黎聖安娜醫院的弗雷德里克·魯永教授解釋說, “然而, 患者在病情好轉後, 那些抑鬱障礙下的認知殘留還會保存在他的身上, 使他‘負面思考’。 而‘行為-認知’療法卻可以説明他糾正思維方式, 這與運動療法的原理相似。

對於症狀輕度或中度的患者來說, “行為-認知”療法被證明比抗抑鬱藥更為有效。 法國健康管理局也建議, 抑鬱障礙初期, 在症狀尚屬輕微的時候, 應首先考慮採用“行為-認知”療法。

法國克萊蒙費朗醫療中心精神病科醫生蜜雪兒·洛爾卡指出, “8%~10%的人在一生中會經歷一段抑鬱時期, 這意味著社會對心理治療師有著極大的需求, 而訓練有素的“行為-認知”治療師卻不多。 而且, “行為-認知”療法不在醫療保險範圍內, 因此, 很多主治醫生才會選擇給病人開抗抑鬱的處方藥, 而不是選擇心理療程。 ”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6年10月20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