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寶寶缺鋅不一定因為它!

“寶寶飯量小怎麼辦?”幾乎多數的中國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寶寶吃少了, 有的是真的食量小, 有的則是感覺孩子長得還不夠高大, 所以覺得孩子吃得少。 比如下面兩個媽媽描述的自家2歲寶寶的食量:

A媽媽:早上180ml配方奶粉;中午小半碗飯+肉菜;下午水果:一個柳丁或半個蘋果;晚上小半碗飯;臨睡前180ml配方奶粉(不吃零食, 兩餐飯有時候只吃幾口)

B媽媽:早上醒來180ml奶、雞蛋糕一個, 粥小半碗或米粉小半碗;中午米飯小半碗, 菜和肉類(或蝦或魚)共半碗;午睡前奶180ml;下午奶100ml;晚上麵條半紮或大饅頭1/4個;蔬菜蛋花湯或肉末蔬菜湯一小碗;中間加餐為水果半個, 鈣奶餅乾3-4片, 米粉一小碗加點魚肉鬆;晚上睡覺前210ml奶。

毫無疑問, B媽媽顯然是多慮了, 其實寶寶吃得根本不算少, 甚至算吃得比較多, 尤其奶量670ml, 還稍高於推薦量。 此外各類食物的搭配也很合理, 因此不存在餵養問題。

而A媽媽家寶寶的食量則相對小一些, 不過若是體檢各項指標正常, 也無需過多擔憂。

如今的媽媽餵養寶寶就跟做實驗一樣, 精細加工每一樣食材, 精確到分鐘安排寶寶一天的飲食, 並精確對照身高體重標準表。 到了做保健的時候, 如果發現身高比中間值少了1公分, 便開始糾結懊惱開始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如果寶寶身高體重遠遠高於中間值, 心中難免洋洋自得, 看看自己餵養得多好, 即使這個寶寶長得實在太胖, 然後一有機會便對外兜售自己的育兒餵養經。 於是就出現了各類論壇、媽媽群上的寶寶餵養經驗交流談, 好主意和瞎主意都有。

寶寶飯量小怎麼辦?首先你得明確你家寶寶是不是真的吃得少, 不要光和別人比,

因為每個孩子對食物的需求量真的不一樣, 最好的方法是觀察一下孩子的生長發育, 如果一直發育良好, 體檢指標也合格, 也沒有明顯的消瘦或其他異常, 那麼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其次, 不要盲目嘗試各種增加寶寶飯量的方法, 尤其不要有以下2種錯誤的認識:

錯誤1:孩子不愛吃飯就是缺鋅

不知是不是受廣告影響, 但凡孩子不愛吃飯或是飯量小, 就有一波媽咪出來說“是不是缺鋅呀”、“去查一下微量元素啦”、“喝點補鋅口服液吧”……敢情不吃飯真的就是缺鋅惹的禍。 實際上, 孩子缺鋅真的可能會所導致偏食和厭食, 但是孩子不愛吃飯卻往往並非缺鋅, 還有可能是胃口小、食物不合口味、有口腔疾病等N多種原因。

家長不要動輒就要給孩子補鋅, 小心補多了弄巧成拙。 至於查微量元素國家早已明文禁止, 媽媽們實在不必要那些不穩定的資料糾結不已。

錯誤2:孩子胃口差需要中醫調理

有些熱心媽媽總是瞎指導, “要不吃中藥調理一下吧”, 小編只能感慨博大精深的中醫如今最受歡迎的竟是“吃藥調理”, 要說是成年人還能理解, 一個兩三歲的嬰幼兒有啥好調理的, “是藥三分毒”人人都朗朗上口, 可是都認為中醫不是藥西醫才是藥, 其實兩者本質是一樣的。

孩子不愛吃飯會讓很多家長頭疼, 但是家長也無需過多糾結, 把給孩子補鋅、帶孩子查微量元素、責怪老人家沒喂好孩子的時間, 用來製作多種美食、嘗試多種餵養方法、幫助寶寶愉快進餐等方法上,

說不定會有不同的收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