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手腕處疼痛
手部作為人體最經常活動的部位, 若是過度勞累並且不加以休息按摩, 後果導致手指結構的挫傷。 長時間過度使用手指的人群, 除了生產工廠中的工人, 就是照顧小孩子的母親了。 在清理家務、照顧小孩時, 長時間的運動會引發腱鞘炎, 出現大拇指手腕處的疼痛感。 這時候應該停止手中的事, 稍作休息。
媽媽手”有哪些症狀?
“媽媽手”是腱鞘炎的一種, 又稱為狹窄性腱鞘炎。 “媽媽手”的典型症狀是:
❤拇指一側手腕變得紅腫或腫脹, 食指、拇指用力時會有疼痛並逐漸加重(通常早晨起床時, 疼痛較為嚴重);
❤關節活動受限, 無力提物;
❤局部有痛性結節;
❤症狀通常開始很輕微, 隨著嬰兒護理和家務活動增加而加重。
“媽媽手”檢測方法:
將拇指放入四指中, 輕輕握拳, 拳頭往小拇指的方向壓, 如果靠近大拇指的手腕會痛, 就可能是“媽媽手”找上門!
如何治療“媽媽手”?
休息是最好的療法:
儘量減少再傷害的機會, 避免拇指經常或長時間做重複的動作, 如扭、握、壓、扣等動作。
帶護腕:
分娩後的第一個月, 媽媽們的肌腱、韌帶都較為脆弱, 容易在月子裡傷了手腕。 戴一副護腕, 能最大限度地保護手腕。
做手部伸展運動:
適當做一些手部伸展運動,
熱敷理療:
腱鞘炎早期可通過熱敷及穴位治療來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將雙手浸泡熱水15-20分鐘, 泡完後用適當力度順著有明顯痛點的部位來回輕揉3分鐘, 並多做握拳和松拳動作。
做好防護工作
不管各位寶媽是否得了“媽媽手”, 但做好防護都是非常必要的:
正確的抱孩子姿勢:新媽媽一定要掌握好抱孩子的正確姿勢, 要把孩子的重心放在前臂, 手腕只是起到輕輕扶擋的作用, 最好是兩側手臂交替抱小孩。 另外, 任何一個姿勢不要保持時間過長。
避免肌肉損傷:媽媽坐月子的時候為了擠奶, 長期讓手腕和手肘處於一種緊張狀態, 加上韌帶仍處於鬆弛狀態, 很容易患“媽媽手”。 當你感到肘部、腕部出現酸脹時, 一定要立即停下來休息。
注意手部保暖:新媽媽要注意手部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
適當的手關節運動:當手腕部出現酸脹感時, 甩甩手, 手腕左、右轉圈, 不僅能消除不適感, 還能鍛煉腕部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