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晚飯後散步到底有哪些講究

早晨人體血液黏稠、血糖偏低、血壓偏高, 氣溫較低、空氣污染較大, 對於上班族來說, 還有時間問題, 所以並不是最適合健走的時間。

而晚飯後的時間段, 無論在氣溫、空氣, 人體功能等方面都相對較好, 時間也較寬鬆, 所以很多人選擇晚飯後健走, 可是你知道晚飯後健走有哪些講究嗎?

什麼時候走


晚飯後不能立即健走, 可以休息15~30分鐘, 然後悠閒地散散步, 可以幫助消化。 待到一個小時後, 胃差不多排空的時候再加大強度, 開始健走。

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 避免感覺勞累, 增加心臟的負擔;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則適合多走一些。

要走多遠


健走距離的長短主要是由年齡和耐受程度來決定的。 距離過長, 可能會超出身體的負荷, 距離過短, 可能會達不到運動效果。

年齡較大的人群和體質偏弱的人群, 健走的距離控制在三公里左右, 也就是半個小時左右。 中青年且體質較好的人群, 健走的距離以五公里左右較為合適, 也就是一個小時左右。

有什麼好處


1.時間充裕

很多上班族早上沒有時間鍛煉, 而晚飯後時間則相對充裕, 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健走運動。

2.幫助消化

晚飯後健走能夠促進胃腸蠕動, 幫助食物更快消化, 有利於消化功能的提升。

3.有利睡眠

健走強度適中, 所產生的輕微的疲勞感, 能夠大大提高睡眠品質。 但一定要避免運動過度, 或者進行劇烈運動。

4.運動風險低

晚上體力和肢體反應的敏感性及適應性均會達到高峰,

血糖值相對平穩, 血壓值也是平穩或偏低的, 在健走時, 心跳增快和血壓上升的幅度相對較小, 心血管病發作的風險會相對較低。

5.有助於減肥

晚飯後健走, 能幫助消除身體囤積的過剩的熱量, 保持熱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 防止發胖。

注意事項


1.健走時應提高警惕, 選擇安全的健走路線, 注意周圍可疑人群、路面、車輛等情況, 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2.晚飯後, 如天色已晚, 視線會受到影響, 因此應集中注意力, 選擇光線較好的路段進行健走。

3.健走時最好穿有反光條的運動外衣, 以保證別人能注意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