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容易疲軟無力怎么回事

如果是容易疲軟無力就必須要立即去醫院做全身檢查, 只有做完全面檢查才可以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否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有的時候人們在全身無力疲軟的時候還會造成肌肉疼痛, 這就是相對比較嚴重的患者, 而且對于自己的大便也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這就必須要去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

肌痹為五體痹之一, 凡風寒濕、熱毒等邪侵淫肌肉, 閉阻脈絡, 氣滯血瘀, 出現一處或多處肌肉疼痛, 麻木不仁, 甚至肌肉萎縮, 疲軟無力, 手足不隨, 謂之肌痹。 肌痹主要包括多發性肌炎、皮肌炎, 重癥肌無力、流感病毒引起的肌炎, 或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病。

證候:肌肉疼痛, 手不可觸, 或肌肉腫痛, 可見肌肉無力并見皮膚散在紅斑, 皮疹以眼瞼周圍和胸背部為多, 色多紅紫。 或伴有發熱惡寒、關節酸痛, 或高熱口渴、心煩躁動, 或口苦咽干、大便噪結、小便黃赤。

舌質紅苔黃, 脈洪大或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 涼血通絡

方藥:清熱地黃湯加味。

水牛角20g 生地50g 赤、白芍各25g 牡丹皮15g 葛根25g 板藍根25g 土茯苓25g 絲瓜絡15g

方解:方中水牛角、板藍根清熱解毒, 配土茯苓解濕熱之毒, 赤白芍、牡丹皮涼血活血, 生地黃涼血滋陰除痹, 葛根解肌清熱,

絲瓜絡通絡。

加減法:若熱甚者加黃柏、連翹, 表虛者加生黃芪。

濕熱阻絡證

證候:肌肉酸痛腫脹, 四肢沉重, 抬舉無力, 身熱不揚, 汗出粘滯, 食欲不振, 胸脘痞悶, 面色虛浮, 二便不調, 舌紅苔白膩或黃膩, 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降濕, 解肌通絡。

方藥:當歸拈痛湯加減。

羌活15g 人參15g 苦參25g 升麻10g 葛根25g 蒼術15g 炙甘草15g 黃芩15g 茵陳15g 防風15g 當歸15g 知母15g 澤瀉15g 豬苓15g 白術15g

方解:方中苦參、黃芩、茵陳、知母等配澤瀉、豬苓清熱利濕, 用葛根、升麻解肌清熱, 蒼術、白術、甘草健脾以養肌, 羌活、防風祛風勝濕兼助脾之升機, 并有祛邪達表之用, 當歸活血養血通絡。 諸藥相伍有清熱除濕通絡解肌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