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粗糧食用過多易營養不良

吃粗雜糧好處多多, 重視養生的人都耳熟能詳, 糙米、玉米、黑豆、紅薯成為“健康飲食”的代名詞, 但偏偏吃粗糧吃出一幫子“面有菜色”的人, 他們犯的錯誤叫過猶不及。

粗糧含有豐富的纖維素, 吃得“面有菜色”, 就是纖維素吃得太多, 營養不良的典型表現。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陳超剛副教授解釋道, 長期過量地食用粗糧, 會影響某些營養物質的吸收, 降低某些降血脂藥和抗精神病藥的藥效。

注意, 導致這些問題的前提條件是“長期過量”。 現代人精米白麵, 大魚大肉, 每天適當地攝取粗糧是很有必要的,

只要注意粗細搭配。 粗糧還要搭配營養豐富的食品食用, 例如魚類、奶類、蛋類等。

此外, 胃腸功能較弱的人, 可以把粗糧細作, 例如把粗糧熬粥後再進食。 對普通人群而言, 精製糧與粗糧的比是6:4為最佳狀態。 但對於下表中的人群, 吃粗糧量的量還可以根據自身狀況適量減少一點。

這類人少吃粗糧

重體力活動者 粗糧含的熱量比普通糧食低, 蛋白質、脂肪少, 很難全面提供從事重體力勞動者需求的均衡營養素。

老人和小孩 老人消化功能減退, 孩子消化功能未完善, 消化大量的食物纖維對於胃腸是很大的負擔。

發育期青少年 生長發育對營養素和能量有特殊需求, 對於激素水準有生理要求, 粗糧阻礙膽固醇吸收和其轉化成激素,

也妨礙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患消化系統疾病者 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胃潰瘍, 進食大量粗糧易引起靜脈破裂出血和潰瘍出血。

免疫力低下者攝入粗糧過多使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 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 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缺鈣、鐵者粗糧裡含有較高的植酸和食物纖維, 可結合鈣、鐵等元素, 減少這些元素的吸收。

個案分析

紅薯當飯營養不良

小林成了紅薯的忠實粉絲, 她認為紅薯營養豐富, 含有膳食纖維, 脂肪少又經飽, 於是把吃紅薯當成吃午飯, 每天上班帶幾個紅薯, 中午洗乾淨放入微波爐中高火加熱幾分鐘, 就直接“進口”。 有時工作忙了,

就直接削皮生吃紅薯。

營養師分析:

紅薯澱粉含量高, 容易填飽肚子, 能“以一擋百”, 它的不足在於蛋白質、脂肪含量較低, 如果吃得太多, 或者為減肥等原因刻意不吃其他食物, 就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了。

正確的吃法是, 平時主食仍然以米、面等為主, 稍微減少一點米、面攝取量, 搭配100~200克的紅薯, 這才是精粗配合的健康吃法。 吃紅薯的時間則可以自由選擇, 可在正餐吃, 也可以作為加餐零食, 比如放在兩餐之間吃, 可幫助延緩饑餓感。

如果條件限制, 需要完全以紅薯做為主食, 你就得再吃些優質蛋白質食品如牛奶、肉類等, 完善營養。

提示:紅薯不適宜生吃, “因為它含有特殊的紅薯澱粉和纖維, 如果不蒸熟煮透, 很容易在腸胃內產酸、產氣,

引起肚脹、燒心。 ”只有煮熟蒸透, 人體才容易消化吸收, 同時, 煮熟還可破壞大部分氧化酶, 減少氣體的產生, 避免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