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刷牙常見的八大錯誤方式

經常有很多人刷牙只是交差了事, 匆匆刷幾下就結束, 連漱口都不太仔細, 隨意就結束了刷牙這一過程, 所以經常會有出現刷牙、潔牙等錯誤的觀念以及錯誤動作。 舉例來說, 有些人刷牙時間不足、技巧錯誤、刷牙不照鏡子、過度用力、用錯牙刷、牙膏、不用牙線, 或不重視漱口, 結果導致刷牙、潔牙的效果不佳, 有時甚至因此傷害到牙齒、牙齦。 那麼怎麼才能避免傷害到牙齒和牙齦呢, 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常見錯誤一:刷牙時間不足

刷牙至少要刷二至三分鐘, 才能徹底清潔口腔。 可以在浴室使用計時器, 以瞭解自己刷牙時間是否足夠。

常見錯誤二:刷牙時不照鏡子, 漏掉重要位置

常有人刷牙時低頭猛刷, 由於沒有照鏡子, 常會漏掉重要部位, 尤其是牙齦與牙齒交界處, 如果不仔細刷乾淨, 很難清除牙菌斑。

常見錯誤三:刷牙技巧錯誤

刷牙時, 牙刷刷毛不應以垂直的角度接觸琺瑯質, 以四十五度較為理想, 可以減少磨損琺瑯質。 牙齒外側應采小圓圈方式刷, 咬合面可采直線來回刷。

常見錯誤四:刷牙過度用力

刷牙太過用力會傷害到牙齒, 除了磨損琺瑯質, 嚴重時還會傷害牙本質、牙骨質, 也容易刺激牙齦,

造成牙齦萎縮。 刷牙時力道應該輕柔一些, 重點是儘量清潔所有位置。

常見錯誤五:刷牙用錯牙刷

牙刷若是硬刷毛, 很容易傷害牙齒, 最好挑選軟刷毛, 較為理想。 牙刷也容易潛藏細菌, 建議每三個月更換一次, 有些新式電動潔牙裝置採用的是超音波震盪潔牙來取代刷毛,

較不會造成牙齒磨損。

常見錯誤六:刷牙用錯牙膏

很多人認為美白牙膏好用, 可去除牙齒上的色斑, 但如果能去除色斑, 代表略帶腐蝕性, 有些成分很容易傷害琺瑯質, 對牙齒未必有利。 牙膏主要防治蛀牙成份為氟化物, 其餘化學添加物愈少愈好。

常見錯誤七:潔牙不用牙線

蛀牙常從牙縫之間開始, 主要原因在於牙縫不容易刷到, 也不易清潔。 若未確實使用牙線清除食物殘渣、牙菌斑, 牙縫就會成為細菌堆積死角, 導致蛀牙機率上升。

常見錯誤八:潔牙不重視漱口

刷牙後要徹底漱口, 才能把食物殘渣、細菌沖出口腔。 因此刷牙、潔牙後, 不妨多用清水漱口, 直到牙膏氣味消失為止。

提示:大家應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 飯後、睡前都要記得刷牙、潔牙, 且要儘量減少吃甜食, 至少半年一次定時接受牙醫師檢查。 挑選牙刷時, 選擇軟毛型牙刷較適當, 硬毛牙刷非但不會刷得比較乾淨, 且一旦用力過猛, 硬毛牙刷更容易傷害琺瑯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