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混合所有制的慢病專科中醫社區門診模式

近日, “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固生堂中醫共建深圳國醫館簽約儀式暨構建醫、學、研多層次混合所有制基層衛生事業交流會”。 廣東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 作為嘉賓, 參加了此次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

徐慶鋒局長表示, 隨著中國人口的老齡化, 中國在慢性病的醫療開支必將爆發性增長, 而慢性病的醫療開支將占整個醫療開支的主體。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慢性病醫療需求, 為國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前段時間召開的廣東省衛生計生研討會上明確指出要保持資源總量適度增長, 按照科學調整存量、嚴格規劃增量,

以及中心限制、周邊發展, 綜合限制、專科發展, 院內限制、外溢發展, 單體限制、系統發展的原則, 合理確定區域內公立醫院的數量和規模, 推動布局和結構的優化調整。 嚴格控制公立醫院規模, 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主要通過發展縣域醫療衛生機構增加, 同時通過社會資本豐富和補充其他各類醫療衛生機構, 提高資源的社會資本占有量。

徐慶鋒局長還分析了當前的國際醫療市場形式以及我國慢性病面臨的嚴峻問題, 并表示傳統中醫的服務模式, 對慢病管理起作用尤其重要, 但是中醫人才的匱乏也是目前社區服務中心的現狀。 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固生堂中醫合作建立固生堂深圳國醫館,

充分發揮大學人才資源優勢, 使社區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級甲等中醫院的中醫醫療服務;建立三甲中醫醫院與慢病中醫專科社區門診雙向轉診, 提高工作效率;三甲中醫醫院專家指導社區門診醫務人員, 提高社區門診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慢病中醫專科社區門診也是很好的臨床教學基地, 為培養基層實用性中醫人才提供支撐, 慢病中醫專科社區門診發揮中醫在治未病方面的優勢, 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 將會降低社區居民慢病的發病率, 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水平。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具體治療及活動請咨詢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 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 請即與聯系, 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