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大寒時節 小心“脖子痛”也是病

2014年1月20日就進入大寒節氣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 因“寒氣之逆極, 故謂大寒”, 所以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 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 有“大寒, 大寒, 抱成一團”的諺語, 足見大寒節氣的寒冷。 大寒來臨, 到了最冷的時光。 讓很多人感到不適, 稍不注意就可能得病。

專家提醒, 除了常見的感冒病人多了, 也有很多人出現了“脖子痛”的症狀, 尤其是平時頸椎不好的人更是如此。 專家提醒, 寒冷季節, 由於氣溫下降, 血管收縮, 血液迴圈受阻, 血流緩慢, 頸部受冷明顯, 所謂“不通則痛”, 因此會出現“脖子痛”的症狀,

嚴重者會出現腦供血不足的症狀, 如頭暈、頭痛等。 其實“脖子疼”的症狀就是頸椎不好的徵兆, 象平時偶爾易出現“落枕”, 也是頸椎病的先兆, 而嚴重的頸椎病由於椎盤增生以至於壓迫椎動脈。 日久造成頸段脊柱靜力乃至動力平衡失調, 頸部前弓消失或反曲。 頸曲的改變也增加了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叢受到刺激的可能, 導致椎動脈痙攣及血流障礙。 如果再結合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等血液流變學各因素影響, 則成為引起各種腦血管疾病的基本病因之一。 目前, 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脖子痛”的症狀。

那麼, 在這樣寒冷的冬季, 應該如何預防“脖子痛”, 減慢頸椎病的發展進程,

防治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發生呢?下面為大家提供幾個保健的方法。

1、注意頸部保暖, 可以在白天為頸部戴上圍巾外, 晚上還可以用熱水袋在頸部外敷, 避免穿過於低領的衣服。

頸部保暖除了白天在領部圍圍巾外, 晚上還可以用熱水袋頸部外敷, 也可以用中藥加防風、白皮、透骨草。 丹參、紅花、丁香、肉桂等水煎頸部外敷, 以增加局部血液迴圈, 使損傷組織的血液供應增加, 代謝物排泄加快, 局部肌肉彈性功能恢復, 頸椎間隙相對增大, 預防頸椎移位的發生, 避免頸椎病症狀的出現。

2、選用合適的枕頭、臥具也很重要。 長時間使用高度不合適的枕頭或床墊太軟, 容易導致頸椎過度屈曲, 使頸部肌肉、韌帶、關節囊等損傷,

引起頸椎失穩, 發生小關節錯位, 最終發展成頸椎病。

枕頭的高度不能以個人習慣作標準, 應以各人身材體格作標準, 原則上以睡在枕上不會使頸部扭曲為原則。 一般而言, 不包括有彈性膨起的部分, 在人仰臥時頭與本人的拳頭等高, 這一高度能使後腦部分與床面微微離開;在側臥時, 枕的高度應為一側肩膀的寬度。 這兩種不同的高度可確保在仰臥和側臥位時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即從正面觀察頸椎為一直線, 從側面觀察頸椎有一向前的生理彎曲。 其他過高或過低的枕頭均不宜用。

3、運動:多做頸椎操, 曬曬太陽, 適當運動, 加強鍛煉。 頸肩保健操不受時間、地點限制, 最方便實施。

比如“大鵬展翅”:輕輕彎腰至90度,

兩隻手臂模仿鳥飛行一樣向斜後方伸展開, 越高越好, 但不要將頭抬起來, 堅持5分鐘。 此操適合看電視時做。 在工作間隙還可以做“貼牆式俯臥撐”:面對牆壁一臂距離, 雙腳打開與肩平寬。 雙手撐住牆面, 抬頭至盡頭。 保持脖子不動, 以50個為一組。

4.合理選用藥物, 防治慢性腦供血不足。 經常會有人在“脖子疼”的同時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 嚴重者會影響工作, 這其實就是發生了腦供血不足, 必須進行合理的藥物治療, 才能有效的控制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由天士力控股集團生產的養血清腦顆粒是預防和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特效藥。 養血清腦顆粒是純中藥製劑, 在中醫傳統古方“四物湯”的基礎上, 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

藥理研究結果證實, 養血清腦顆粒具有擴張腦血管, 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大腦微循環, 增加大腦供血供氧;降低血管阻力, 緩解血管痙攣;降低血粘度,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良好的鎮靜鎮痛等作用。 對慢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被眾多醫學專家推薦為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的首選藥。

寒冬季節“脖子痛”就是病, 大家如果能夠按照以上的保健方法進行積極防治, 相信“脖子痛”就不會找上你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路, 發佈本文為傳遞更多資訊之用, 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與本站無關。 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 請讀者僅作參考, 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